城商行“新王”诞生!江苏银行4.79万亿登顶,凭什么跑赢同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0:07 1

摘要:当2025年上半年银行财报陆续揭晓时,一则消息在金融圈引发热议: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首次超越蝉联多年"城商行一哥"的北京银行,改写了中国城商行头部阵营的格局。这个2007年才挂牌开业、比北京银行晚了近十年站上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究竟靠什么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2025年上半年银行财报陆续揭晓时,一则消息在金融圈引发热议: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首次超越蝉联多年"城商行一哥"的北京银行,改写了中国城商行头部阵营的格局。这个2007年才挂牌开业、比北京银行晚了近十年站上资本市场的"后起之秀",究竟靠什么实现了逆袭?

时间倒回2020年,彼时北京银行以2.9万亿元总资产遥遥领先江苏银行的2.34万亿元,谁也没能预料到,此后五年会成为江苏银行加速冲刺的"黄金期"。2021年其资产规模增速突破12%,2022年攀升至13.8%,2024年更是以16.12%的同比增速拉开与北京银行的差距。到了2025年上半年,不仅总资产实现反超,营收和净利润也展现出强劲势头——448.64亿元营收、20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比北京银行多出86.46亿元和51.85亿元。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营收压力的2025年,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亮眼。要知道,就连行业龙头招商银行上半年营收都同比下滑1.72%,且已连续三年收入承压。江苏银行的逆势增长,首先要归功于其扎根的"沃土"——江苏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省份,江苏在智能制造、芯片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经济领域发展迅猛,民营经济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前沿产业对资金的旺盛需求,为本地银行带来了优质的信贷资源和稳定的存款来源,而江苏银行恰好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但身处金融机构扎堆的江苏,光靠地域优势远远不够。江苏银行的突围之道,在于跳出了传统银行"规模扩张"的老路,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普惠金融领域,它秉持"做小微就是做未来"的理念,将资源持续向小微企业倾斜。截至2024年末,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超21%,涉农贷款余额也超过2400亿元,两项数据均在江苏省内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

在数字金融赛道,江苏银行同样下足了功夫。其手机银行APP不仅涵盖存取转账、信用卡管理等基础功能,还整合了医疗挂号、旅游预订、教育培训等生活场景服务,真正实现了"金融+生活"的一站式体验。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是,截至2024年末,该APP月活跃客户数超700万户,稳居城商行首位。

零售业务的突破更是成为江苏银行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上半年,其零售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1.59万亿元,半年新增16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针对不同客群的需求,江苏银行还推出了定制化服务:面向50周岁以上老年客户的"融享幸福"专属借记卡,配套专业理财顾问服务,深受当地老年群体认可,发卡量已接近百万张;消费贷业务也表现亮眼,上半年新增客户13.94万户,是去年同期的1.88倍。

说到江苏银行的"出圈",不得不提对苏超的赞助。在苏超初露锋芒、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时,江苏银行果断出手,成为其最大赞助商。这次看似冒险的投资,不仅让江苏银行收获了广泛的品牌曝光,更体现了其深耕区域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过支持本地文体产业,进一步拉近与市民的距离,提升品牌认同感。

更难得的是,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江苏银行还保持了优异的资产质量。2025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降至0.84%,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关注类贷款比例也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从2016年上市至今,江苏银行的不良率已连续9年下降,从1.43%稳步降至0.89%,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份成绩单尤为珍贵。

这背后,是江苏银行不断升级的风控体系在保驾护航。它将原有"1+3+N"风控模式升级为"2+5+N"体系,新增智慧防控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升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正是这套"科技+风控"的组合拳,让江苏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始终保持稳健。

江苏银行的逆袭,给整个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启示。在同业竞争加剧、净息差收窄的当下,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老路已然走不通。对于城商行和中小银行而言,唯有立足区域优势,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追赶者"到新"一哥",江苏银行用九年时间证明:银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扎根地方、又能拥抱变革的创新者。

来源:中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