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网的新闻中心还没散场,外媒就已经掀起了新一轮外交大戏。就在莫迪专机刚刚降落天津不到24小时,美国那边“知情人士”就给纽约时报递了料:特朗普今年秋天访印的计划,泡汤了。不去就是不去,理由也不用藏着掖着,美印最近这点破事儿,换谁都看得明明白白。这边中印领导人会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网的新闻中心还没散场,外媒就已经掀起了新一轮外交大戏。就在莫迪专机刚刚降落天津不到24小时,美国那边“知情人士”就给纽约时报递了料:特朗普今年秋天访印的计划,泡汤了。不去就是不去,理由也不用藏着掖着,美印最近这点破事儿,换谁都看得明明白白。这边中印领导人会晤刚落幕,那边特朗普就甩手子,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这算不算一记“外交报复”?又会不会成为美印关系的新拐点?
新闻事实摆在这里:今年的上合组织峰会,落地天津,阵仗不小。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签宣言、批战略、谈合作,议题全是分量货。新闻中心热闹得很,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中印会谈。没办法,这对“龙象”组合,谁动一下都是亚洲大新闻。莫迪这次访华,距离上次已经七年了,印度国内外都在盯着会不会有“破冰”动作。果不其然,峰会期间,中印领导人一连串会谈、合影、声明,气氛明显不再剑拔弩张。中方领导人和莫迪都放话了:中印是机会不是威胁,伙伴不是对手。边境问题?不让它定义两国关系。舆论一片叫好,连印度媒体都在说,今年恰逢建交75周年,正是“回暖”的好时机。
可就在这当口,特朗普突然取消访印行程,这比电视剧还要巧。美媒一边爆料,一边连线白宫,白宫那边照样不吭声。新闻周刊又去问印度外交部,也没人接招。看似一条普通的“行程变更”,其实背后门道太多。谁都知道,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关税当武器。上个月刚刚宣布对印度商品加税25%,没多久又来一轮,理由是印度买俄罗斯能源。两道命令下来,印度输美商品关税飙到50%,纺织、珠宝、宝石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印度国内马上爆发抗议,民众举着特朗普头像满大街晃,美印关系急转直下。
细究起来,这场外交风波早有苗头。特朗普和莫迪通电话,老特又提起自己调停印巴冲突的“功劳”,莫迪直接否认,强调停火是印巴自己谈的,特朗普这面子算是挂不住了。这之后,特朗普四次想打电话过去,莫迪愣是没接。美媒和德媒都开始爆料,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嘲讽“印度经济已死”,印度高层自然不买账。日经亚洲甚至直接点破,莫迪有意回避电话,是怕“被外界歪曲”,更不想让特朗普抢占“调停者”人设。
美印这点龃龉,已经不单纯是关税问题了。按照美国的剧本,QUAD就是牵制中国的“亚太小圈子”,本来拜登时代还把它升级为定期峰会,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四国轮流坐庄。可这回,特朗普刚加完关税,莫迪立刻访华,还公开喊话“印中关系至关重要”。美国精心搭的局,印度偏偏不肯配合。特朗普一看,干脆不去了,想用“不出席”给莫迪上点颜色。只不过,这一招到底能不能奏效,还真不好说。
反观上合峰会,气氛和QUAD简直是天壤之别。上合提倡合作共赢,反对“针对第三方的小圈子”,中国这边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邻国是机遇不是威胁。与会国家不止有传统成员,尼泊尔、柬埔寨、哈萨克斯坦、马尔代夫也都来了。中方和印度的互动,几乎是全场最大亮点。两国领导人谈恢复直航、加强沟通,边界争议不再“主导关系”。这种姿态,既是给外界看的信号,也是给美国看的提醒——亚洲的主角不止有美国。
说句实话,特朗普的对印政策正陷入“死循环”:一边想靠关税压服印度,一边又指望印度站队美国制衡中国。但印度不傻,吃了关税亏还要配合美国“唱大戏”,这算盘只会越打越乱。莫迪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贸易政策,反而把改善对华关系提上议程。过去两个月,印度外长、防长接连访华,王毅也跑去印度,互动频率创下新高。印度高层清楚,不能把鸡蛋全放在美国篮子里。尤其是今年,莫迪还要在农业重镇打选战,农民和小企业家是铁票仓,特朗普要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莫迪当然要顶住压力。
外界喜欢用戏剧性来形容特朗普和莫迪的关系,其实不如说,两人都在演自己的“民族主义剧本”。他们都习惯用“强人姿态”收拢基本盘,遇到分歧就直接摊牌。特朗普靠关税和排他机制为美国争利,莫迪则要最大化印度的战略自主权。这一来一回,双方互不相让,哪有那么容易妥协。
对比上合和QUAD的生态,就更能看出亚洲博弈的复杂。美国想靠QUAD打“印太牌”,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结果印度反而通过与中国互动增加谈判筹码。中国则希望稳定中印关系,避免美方煽风点火。上合组织强调多边合作、开放包容,QUAD却越来越像一个“排他小圈子”。说白了,美国精心设计的机制,印度并不觉得必须全力配合,反而在中美之间巧妙拿捏。
如果说特朗普推迟访印只是“报复”,那还真低估了这场外交拉锯。美印关系的裂痕不是靠一通电话、一纸关税就能抹平的。
现在的国际格局,已经不是哪一个大国说了算。各国都在算计、都在谋局,哪怕是昔日盟友,也可能随时变脸。谁能笑到最后?得让时间来回答。美印关系会不会就此生出不可逆转的裂痕,中印合作能不能持续升温,全球都在看。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印度,已经不是一味“听话”的印度,而中国在地区外交中的分量,也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大。
来源:铁血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