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大变天:化学被踢出局,体育成“新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6 04:08 2

摘要:来了来了!2026年的中考大变样,北京这回整了个三段式:考试、考察、考核。硬核科目就六个: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语数外依旧是传统铁三角,每科100分不动摇。外语玩法新鲜,笔试60分,听说考试40分,还给两次机会,这波操作挺讲究。道德与法治这

来了来了!2026年的中考大变样,北京这回整了个三段式:考试、考察、考核。硬核科目就六个: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语数外依旧是传统铁三角,每科100分不动摇。外语玩法新鲜,笔试60分,听说考试40分,还给两次机会,这波操作挺讲究。道德与法治这科也整新活了,笔试70分,综合素质评价10分。最搞笑的是改成开卷了,这下不用死记硬背了。物理保住了70分的笔试分,实验操作占10分。体育这次真是扬眉吐气,直接70分,现场考30分,过程性考核40分,这是要玩真的啊!再说那些从考试降级到考察的科目: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全改成ABCD等级制了。

至于信息科技、艺术、劳动这些,就是个及格不及格的事。西安、广州、河南也都跟进改革,化学、生物、地理这些科目要么不计分,要么降分值。这波操作,可把家长们整不会了。这波中考改革表面上减负,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先看积极面,体育分值飙升,总算给了孩子们动起来的理由,不用整天趴在课桌上当书呆子了。考试科目也从八门砍到六门,乍一看是轻松了。但问题直接摆面上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科学被打入冷宫,学校肯定把主要精力往考试科目上使。家长们可不傻,有钱的直接找补习班填补空缺,没条件的只能干瞪眼。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均衡,这下更悬了。

课堂教学也开始见风使舵,老师们对非考试科目的热情必然大打折扣。别说什么兴趣培养了,都盯着分数跑。最糟心的是,学习变得更功利了。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重要?这思维可太要命了。学生们被裹挟着只顾考试科目,其他的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美国人搞STEM教育可是下了真功夫。NSF直接表态:中小学STEM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基石。他们一步不停地推进科学教育改革,砸钱培养STEM老师,建设专业教室。2013年推出的下一代科学标准更是实打实地要求跨学科整合。美国K-12阶段把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天文全打包了,重点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本领。

英国也不甘落后,2014年就给国家课程来了次大升级,数理化计算机科学统统加码。他们把11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目标明确:一是系统学习生物、化学、物理;二是训练独立思考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人家这些发达国家都在抓紧科学教育的根基,把它当作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眼下的教育改革摆着三大难题亟待解决。减负与教育质量的平衡问题已经逼到眼前。考试科目少了,但真正的学习压力并没减轻,反而转移到了课外。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该补的还得补,该学的还得学。科学教育的基础问题更是棘手。初中阶段的化学、生物被弱化,等到高中再补,难度直接翻倍。这种断层会让学生失去探索科学的热情,也会影响未来选择理工科专业的意愿。教育公平性问题更不容忽视。优质教育资源本就稀缺,现在非考试科目的教育质量又开始分化。有条件的去补习,没条件的只能放弃,这种差距会越拉越大。

来源:士心水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