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慈善事业的决策部署,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天门市民政局联合多方力量,积极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落地见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慈善事业的决策部署,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天门市民政局联合多方力量,积极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落地见效。
9月1日,一场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慈善文化进社区活动,走进天门市侯口街道侨乡社区,将法治慈善的理念与暖心服务的温度,一同送到居民身边。
本次活动由天门市民政局、天门市慈善总会牵头,联合益加社工与侨乡社区共同组织,通过“普法宣传+暖心服务”双轨并行的形式,让慈善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在社区活动现场,社工与志愿者化身“慈善普法宣传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展主题宣传:他们向居民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与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慈善捐赠、志愿服务、慈善信托等核心条款;更通过“你问我答”的互动环节、结合身边真实的慈善案例,破解居民对“慈善门槛”“捐赠流程”的认知误区,让“依法行善、以善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社区营造出“人人可慈善、处处有善举”的浓厚氛围。
如果说慈善普法是为社区播撒“向善种子”,那么幸福食堂里的助餐服务,则是让慈善力量真正“开花结果”。考虑到社区内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用餐需求,活动特别将志愿服务延伸至社区幸福食堂,用一顿热饭的温度,诠释慈善“为民、利民、惠民”的本质。临近饭点,志愿者们早已提前到位: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进食堂,便快步上前搀扶,细心拉开座椅、铺好餐垫,让老人坐下时多一份安稳;面对牙口不好的老人,耐心询问饮食偏好,从菜品区挑选出软烂易嚼的炖菜、蒸蛋,帮老人盛好饭菜;用餐过程中,还主动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说生活里的家常,让食堂里不仅有饭菜香,更有热闹的烟火气。
当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餐盘边缘,却清晰地映出老人们眼角的笑意——有的老人握着志愿者的手,反复说着“谢谢你们想着我们”;有的老人一边慢慢吃着饭菜,一边感慨“这饭吃着比家里还暖,心里踏实”。这一碗碗热饭、一句句叮嘱,看似是微小的善举,却是慈善文化“从理论到实践”的生动转化:它不仅填饱了老人们的肚子,更将“关爱弱势群体”的慈善理念,化作实实在在的温暖,传递到独居老人的心坎里,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怀,不再孤单;而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见证这一幕的居民,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慈善的理解——原来慈善不只是大额捐赠,也可以是一次搀扶、一碗热饭、一句陪伴,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身边善举”。
此次慈善文化进社区活动,是天门市民政局推进慈善文化“五进”工作的重要实践。通过“普法宣传树理念、暖心服务践初心”的组合方式,既让居民掌握了依法参与慈善的知识,增强了慈善意识与法治观念,也让大家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慈善的力量与温度,激发了更多人参与慈善、传递温暖的热情。未来,天门市民政局将继续联合天门市慈善总会、社工机构、社区等多方力量,持续深化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让慈善普法走进更多场所,让暖心服务覆盖更多群体,不断汇聚社会各界的向善力量,共同书写“共创美好生活”的民生答卷。
来源:益加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