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 “两个结合” 指引下实现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文化使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阐
编者按: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 “两个结合” 指引下实现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文化使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全方位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导资料。3 月 7 日,元阳县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在元阳会堂小报告厅召开,有关单位参会代表作交流发言。本公众号摘编部分单位发言,以飨读者。
锚定文化自信坐标 激活融合发展动能
南沙镇党委宣传委员 张林涵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纲领,为基层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南沙镇以此为指引,锚定文化自信坐标,深耕融合发展主线,通过“学深、传广、活源、惠民”四维发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文化强镇新篇章。
文化铸魂强根基,构筑文化自信新高地
坚持将《纲要》学习作为铸魂工程,构建“三级联动”学习体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确立“双第一”机制,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宣讲;为村干部定制“文化振兴专题课”,为群众打造“家长夜校”“田间课堂”等学习模式。同时,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线下设立11个村级农家书屋学习驿站,线上开设“避寒圣地 傣韵南沙”融媒体平台学习专栏,实现文化思想传播无时差。
南沙镇元槟社区打造“家长夜校”学习模式,传播习近平文化思想
守正创新活文脉,激活文化资源新价值
坚持“保护+创新”双轮驱动,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建立文物动态监测体系,完成6处历史遗迹数字化建档及管理维护;推进非遗“青蓝工程”,开展活态传承20余场次,培育非遗传承人9名。探索“旅居+”“庭院+”新业态,培育示范村落,结合“节庆经济+”模式,全年举办特色活动20余场次,吸引游客11.75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25亿元,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型中绽放光彩。
那里村利用“节庆经济+”模式,激活旅游文化
文化惠民提质效,绘就美好生活新图景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生态圈”,全面推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建成镇级文化服务中心、职工之家及全域覆盖的村(社区)农家书屋,打造主题文化广场,配套基础设施。实施“一月一主题、一所一品牌”文明实践工程,增强群众文化精神力量。鼓励村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结合“志愿服务+文化惠民”机制,让文明新风吹遍万家。
南沙镇利用“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增强群众文化精神力量
文化融合强发展,构建振兴长效新机制
积极探索“文化+”深度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以“文化+治理”培育文明乡风,构建法治与德治交融的体系;以“文化+产业”打造十大乡村业态,开发文旅产品,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以“文化+人才”实施乡土能人计划,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深度合作,推动技艺创造性转化,并联合高校共建基地,形成文化传承与人才振兴的共生效应。
那里村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深度合作,为文旅发展注入动能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奋力开创宣
传思想文化新格局
上新城乡党委宣传委员 杨玉娟
在新时代征程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深入阐述了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及实践要求,为我们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上新城乡将《纲要》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的关键,从“促学习、强设施、重保护”三方面深化成果转化,激发文化振兴新动力。
推进文化学习,弘扬思想主旋律
深化理论学习,增强思想武装,将《纲要》纳入党委理论学习、干部培训和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读书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已开展24次专题学习和交流研讨。结合各村实际,通过“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包村工作组”模式,用方言、民族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与党员群众共学《纲要》。同时,利用学校活动组织师生学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以多种方式潜移默化传播习近平文化思想。
上新城乡通过文艺演出方式,让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基层
加强设施建设,构建“白+黑”活动模式
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针对乡村建设现状和问题短板,上新城乡聚焦基础设施和文旅融合,提升乡村功能。已建成风口山集镇法治文化广场、复兴村民族团结广场等文化设施,并修复革命据点旧校址,彩绘复兴路。同时,构建“白+黑”活动模式,以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织开展各类休闲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已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开展文化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培训材料1200余份,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上新城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织开展休闲文化活动
注重遗产保护,增强文化自信
上新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对乡内10处文物点进行摸排、定位和登记,增强保护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倡导群众保持文物原貌,遵循“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文物得到妥善管理和合理利用。同时,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下一步,上新城乡将充分利用《纲要》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激发群众文化自信和创造力。充分利用宣传文化阵地,将《纲要》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实践,让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新城乡生根发芽,照亮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把握“四个强化”深学笃行习近平
文化思想
中共小新街乡委员会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是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为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小新街乡持续在学习中领悟内涵,在宣传中凝聚共识,在贯彻中谋求实效,推动《纲要》深入人心,落地落实,终端见效。
强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纲要》作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通过带头深研细学、注重示范引领,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利用“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辅导讲座、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完善学习模式。为各村党总支和党支部制定详细理论学习计划,确保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常学常新。组建双语宣讲小分队,采用“板凳会”“田间会”“火塘会”等方式,为群众送上“定制服务”,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让新思想深入人心。
小新街乡采用“板凳会”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
强化正面宣传,奏响时代强音
聚焦《纲要》的学习宣传,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扎实做好小新街形象外宣工作。搭建“线上”学习教育平台,实现理论宣讲“云地同频”。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宣传阵地,发布时事新闻、生活常识小提示,讲好民俗民风、生态环境等故事,营造良好氛围,奏响宣传思想文化“最强音”。
强化精神建设,丰富文化生活
坚持学以致用,将《纲要》精神实质与内涵转化为推动基层党建、“百千万工程”、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乡域环境面貌。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文艺队参加普法、文艺宣传演出;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全乡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
小新街乡绿山村庭院环境焕然一新
强化志愿服务,引领文明风尚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真理、播种文明。小新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开展健康、惠民政策等宣传;围绕关爱农村“一老一小”等工作,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践行使命,更好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塑形铸魂、引领风尚。
小新街乡利用精神文明实践所为留守儿童开设多彩课堂
来源:元阳哈尼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