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翃,字君平,南阳人,是中唐“大历十才子”中的杰出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及第,恰逢安史之乱爆发,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各地节度使幕府担任幕僚。
哈喽,小伙们!又到了学习汉字的时间,本篇写的汉字是“翃”,不是个一下子就能明白的字,一起来学学吧。
“翃”字正确读音为hóng,与常见字“宏”读音相同,常见于人名,如唐朝诗人韩翃,你了解他吗?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是中唐“大历十才子”中的杰出诗人,天宝年间进士及第,恰逢安史之乱爆发,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各地节度使幕府担任幕僚。
这段漂泊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中常流露羁旅愁思。
韩翃最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发生在晚年,因他的一首绝句《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深得唐德宗赏识,被直接从幕府征召入朝,官拜驾部郎中、知制诰,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可谓“一诗成名”改变了命运。
在文学上,韩翃以酬唱赠别之题材见长,诗风清丽婉约,语言工巧凝练,意境优美含蓄,音律和谐流畅,代表作《寒食》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巧妙描绘寒食景象并含讽喻。
韩翃与歌姬柳氏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及后世广为流传,成为很多文学创作的素材,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韩翃未第时,与富家子李生交好。李生有美妾柳氏,爱慕韩翃才华。李生慷慨将柳氏赠予韩翃,并出资成全。
安史之乱爆发,韩翃外出任职,柳氏因貌美避难于法灵寺。
乱平后,韩翃遣人寻访柳氏,附诗《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柳氏回诗《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氏后被立有战功的蕃将沙吒利劫走。韩翃在宴会上闷闷不乐,被同僚虞候许俊得知内情。许俊单骑闯入沙吒利府邸,抢回柳氏。最终在皇帝干预下,柳氏归韩翃,沙吒利受赏。
此事载于唐人许尧佐的传奇小说《柳氏传》,正是这段记载,使其成为唐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话题性和记忆点的诗人。
“翃”是“”的异体字,“翝”也是“翃”的异体字。“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吰”的省略,表示声音宏大。
“”的篆文由“羽”(借代翅翼)和“厷”(即“吰”的省略,声音宏大)构成,表示振翼的响声宏大。
楷书异体字“翃”将“左羽右厷”的结构,调整成“左厷右羽”的结构,“翃”的造字本义是动词,大型昆虫振动双翼,发出巨大的“嗡嗡”响声飞行。
翃,虫飞。——《广韵 • 耕韵》
翃,飞也。——《广雅 • 释诂三》
翃,翃翃,飞也。——《集韵 • 耕韵》
“翃”字取名,有什么寓意呢?
篆文以“羽”(翅翼)与“厷”(“吰”的省略,象征宏大声响)组合,直观的感觉到大型昆虫展翅时发出雄浑“嗡嗡”声的蓬勃姿态,使见者感觉到行动时的魄力与存在感,寓意名主拥有突破困境的爆发力与震撼人心的影响力;
“飞也”(《广雅》)的释义又有凌云之志,寄托扶摇直上、搏击长空的远大追求;昆虫翃飞的意象包含不息的生命律动,象征蓬勃朝气与坚韧不拔的生命韧性。
取此名者,既可寄望其如翃虫振翼般一鸣惊人,以宏声拓开天地;亦期许其人生如翱翔之羽,在苍穹中留下铿锵回响。字形中“厷”(宏大)与“羽”(飞翔)的共构,更包含“声震寰宇,志在云霄”的豪迈境界,堪称刚健与灵动兼具的佳字之选。
不过,略为生僻,你在取名时,会选择它吗?
本篇关于汉字“翃”就写到这,希望你又能学到新知识!
来源:訫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