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4、【娑婆诃sā pó hē】观世音菩萨现恒河沙菩萨相: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的雪山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流,注入孟加拉湾,全长约2700公里,两岸的河沙又多又细,为南阎浮提诸河所不及,一般用在佛说法时,比喻极多之数。恒河沙菩萨是指十方菩萨的数量犹如所
54、【娑婆诃sā pó hē】观世音菩萨现恒河沙菩萨相: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的雪山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流,注入孟加拉湾,全长约2700公里,两岸的河沙又多又细,为南阎浮提诸河所不及,一般用在佛说法时,比喻极多之数。恒河沙菩萨是指十方菩萨的数量犹如所有恒河沙那么多,多得除了佛陀外,谁也数不清。那么什么是菩萨呢?
菩萨意为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开士、大士等名称。具有大智、大慧、大悲、大愿之德行,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是志求佛果的大乘人,如此不论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称为菩萨。菩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持主要是六度波罗蜜,即:一、布施:做好财施、法施、内施、外施、一切施等。二、持戒:受持居士五戒及大小乘一切戒律,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三、忍辱:以智慧之力忍一切难忍之忍,而至无生法忍。四、精进:内修戒定慧、外灭贪嗔痴,精进不懈。五、禅定:勤修四禅八定及一切出世间定。六、般若: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取大涅槃而成就佛果。
菩萨具体修行有五十七个阶位,即:乾慧地;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四加行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这五十七个阶位修行圆满了,就成佛了。菩萨不论位次高低,都是助佛弘法,传播人生真理,救助众生出离生死烦恼的开悟之人。根据佛陀得道时感悟“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教义,将凡是立下宏愿,力行自渡渡他的人,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重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简言之:凡是求大乘菩提的有情众生,发了菩提心的人,是名“菩萨”。发菩提心发的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此四弘誓愿者,即是发菩提心之人,这种人,可以称为菩萨。十方世界中,符合菩萨称号的人,多如恒河沙,所以观世音菩萨在此特地显现恒河沙菩萨相,是告诉一切众生,要想出离生死苦海,就要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一样,发四弘誓愿,修菩萨六度万行,这样就可以如愿以偿,成就佛道。
这篇咒语中的“娑婆诃”译为“认识真假、成道则易。”此句的意思是:菩萨再次提醒众生要认清真理、认清真我,莫生偏执,不著于相,不妄恃浮才、不认假为真、不混淆是非,不以一时的修行,妄图解除永久的痛苦。要发大慈悲心,发愿救一切众生早日脱离苦海的菩提心,自我警醒,不可贪图物欲享受,应在清静自在中修无上佛道。
来源:万能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