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溯起来,全世界所有的家猫,其实都来自同一个老祖宗:野猫(Felis silvestris)。
要说人类历史上干过最了不起的事,驯化动植物绝对能进TOP3。
没这个技能点,咱们现在可能还在野外追兔子摘野果呢。
而家猫——这个如今窝在沙发上甩尾巴的傲娇生物——在人类驯服动物的“光荣榜”上,它绝对拥有VIP席位!
别看现在你家猫主子品种五花八门,什么英短、布偶、暹罗、橘猫……
追溯起来,全世界所有的家猫,其实都来自同一个老祖宗:野猫(Felis silvestris)。
不过具体是哪一支野猫成功“混进人类家庭”,至今学术界还在吵吵嚷嚷。
目前比较靠谱的推测是:猫的驯化,可能是在世界不同地方各自独立发生的花式“入职人类家庭”事件。
地中海东部有个叫塞浦路斯的小岛,离亚洲大陆差不多60-80公里。
别看现在它是度假胜地,在2004年,它可是爆出一个震惊考古界的大料: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驯养猫的证据!
在这个岛上的基罗基蒂娅遗址里,挖出了一座距今约9500年前的墓。
墓主身边,赫然躺着一只猫!
而且这猫还不是随便埋的——墓坑是规整椭圆形,填土和人的墓一致,头朝西摆放,身边还配了贝壳、光滑石头和小饰品,堪称“豪华单猫墓”。
虽然因为这猫缺少盆骨,我们没法知道它是小公猫还是小母猫,但它的四肢骨骼比现代家猫长不少。
比如说肱骨最长有119.5毫米,比古罗马家猫还要长,甚至超过现代欧洲家猫极限。
你说这是家猫还是野猫?学术界也挠头。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人类与猫“在一起”的最早实锤!
要说世界上第一个全民猫奴大国,非古埃及莫属。
大多数专家认为,现代家猫就是在埃及被“转正”的。
埃及艺术作品中,猫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
到公元前1950年,猫已经正式“入驻”家庭壁画——比如贝尼哈桑某个墓里就画着一只猫正和老鼠“深情对视”。
而到了公元前15世纪,猫在埃及简直成了“家庭标配”,经常出现在墓主老婆椅子底下,要么啃鱼,要么啃骨头,要么……欺负其他宠物。
猫在埃及不止是宠物,更是神灵。
它们不仅能抓老鼠,更被当作祭品和通灵媒介。
后埃及时期(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人疯狂制作猫木乃伊——有的因为是生前伴侣,希望死后继续贴贴;更多的则是作为“许愿神器”,献给女神巴斯特。
X光研究显示,这些被做成木乃伊的猫,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脊柱脱位、颅骨骨折……
听起来有点瘆人是吧?没办法,市场需求太大。
古埃及人甚至搞起了“养猫场”,专门量产还愿用猫。这操作,堪称古代版的“猫咖和神庙周边”联合营销。
在印度哈拉帕遗址(约公元前2500–前2100年),考古学家发现了猫骨和一只猫脚印。
距今2000年前的梵文文献也提到“家养猫”。
据说,印度人崇拜一位叫Shashthi的送子女神,她的坐骑就是一只黑猫——有时她自己也变成猫。
所以很多印度家庭认为:喂猫,是义务,更是积德!
而在中国,最早提到猫的文献是《诗经》:“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猫和虎并列,听起来就很厉害!
《礼记》里还写道,古人会专门“迎猫”,因为它能抓田鼠,甚至被列入“蜡祭八神”之一,牌面拉满。
陕西华县泉护村新石器遗址出土过猫骨,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猫生前吃很多C4类植物,和人类、老鼠吃得很像。
说明它们早就开始蹭人饭、抓老鼠了!
学者比对了它们的骨骼数据,发现和欧洲家猫非常接近。
北京大葆台汉墓还出土过猫骨,放在陶鼎陶瓮里,推测是墓主人生前的爱宠。但同时,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猫骨却被和其他餐厨垃圾堆在一起……
猫:所以我到底是主子还是储备粮??
最可爱的文物还要数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彩绘猫纹漆盘。
盘子上画着三猫一龟,中心一只小猫俯卧回首、翘尾巴,萌态十足。龟代表长寿,猫也许就代表……
嗯!吉祥撸猫,延年益寿!
人们为了搞清猫从哪里来的?可是下了苦功夫!科学家们从基因、语言、系统发育等多方面扒了个底朝天。
从词源学方面:英语“cat”、法语“chat”、德语“Katze”……这些词可能都来自古埃及努比亚语的“Kadiz”。
就连英语中的“pussy”也可能来自埃及月亮女神“Pasht”(巴斯特)。
果然,全世界的猫奴叫猫方式都一样祖传!
遗传学研究上,牛津大学的研究认为,猫最早在近东地区被驯化,母本是5种中东野猫,大约1万年前上岗。
现在阿拉伯半岛某些偏僻地方,还能找到和家猫基因很像的野猫——相当于猫界的“活化石版本”。
系统发育学则认为:猫科动物可分三大谱系——家猫系、豹系、虎猫系。
我们国家的猫属于“家猫谱系”,2007年被认定为野生斑猫的驯化亚种,2017年又升格成独立物种——终于转正了!
生物学更是吐槽:猫和其他被驯化的动物不一样,它们始终保留着独立生存能力。
用生物学家的话说:猫这叫“战略性驯化”!
表面上跟你过,实际上随时能回野外当大佬。
不过现代人为了追求品种猫的颜值和温顺,疯狂搞定向繁殖,导致现在很多猫早就丧失野外能力了……
所以,别再怪你家猫主子只会吃和睡了,这锅得人类自己背。
说是人类驯化猫,怎么看都像是猫在驯化人类?
通常人类驯化动物是为了吃肉、喝奶、用皮毛或者干苦力……
猫呢?它好像……啥也不干?
其实逻辑是这样的: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种地存粮→老鼠闻讯赶来开饭→猫跟着老鼠也来了→人类发现“这猫有点东西”,能护粮→开始主动投喂、提供住宿→猫发现“这长期饭票挺香”→逐渐融入人类家庭。
但猫其实一直没有被完全驯化。
达尔文早就吐槽过:猫很难被安排交配,人类几乎没法对它们做计划选育。
一旦离家,猫能迅速退化成野猫状态!
这说明啥?说明不是它被驯化了,是它选择了你!
所以,下次当你家猫主子跳上键盘、打翻水杯、凌晨跑酷……别生气。
它可能只是在履行一份跨越一万年的合约:
“朕与你,本是互利共生。你提供小鱼干,我提供情绪价值——顺便抓抓老鼠。别指望更多了,人类。”
来源:科学联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