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处可见农民工提着蛇皮袋、背着被褥,从老家出发,拼命往深圳、广州、上海挤。
十几年前,春运火车站是进城潮的缩影。
随处可见农民工提着蛇皮袋、背着被褥,从老家出发,拼命往深圳、广州、上海挤。
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在城里站住脚,日子就能一步步变好。
可这两年,同样的火车站,却出现了新的画面,有人提着行李箱,方向不是去往南方工厂,而是回到家乡。
曾经梦想着在城里安家的人,如今却选择退回农村。
这种现象有了个新名字——返乡潮。
而这并不是个别人的选择,随着就业环境、生活成本和城乡差距的变化,不出5年,会有三类人群集中返乡。
年纪渐大的农民工、失业的工厂青年,还有毕业后找不到方向的大学生。
你可能就在其中。
01
先来看看为什么人要往回走,在一线城市,普通人最难跨过的门槛就是房子。
一位在深圳工作的网友,已经三十多岁,干了十多年销售,月薪两万出头。
表面看,他似乎很风光,但他说自己:“永远不敢停下来”。
原因很简单,每个月光是房贷就要还一万五,剩下的钱要付孩子学费、老人医保,还要维持日常开支,几乎存不下钱。
对没买房的人来说,租房同样是煎熬,一个十几平的隔断间,月租四五千,要是遇到房东突然涨价、临时赶人,生活瞬间陷入狼狈。
除了房子,生活开销也层层叠加,吃顿普通工作餐人均五六十,打车一次几十块,孩子的兴趣班一学期好几千。
城市里的每一天,都像在烧钱,更可怕的还有竞争,岗位有限,人却源源不断涌来。
互联网公司裁员消息不断,制造业工厂搬去东南亚,稍微年纪大一点,就会被认为不好用。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在城市拼命工作,却依然过得紧巴巴,甚至有人感叹,在城市活着,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还账。
反观农村,压力小了很多,地不用租,房子能自建,邻里之间互相帮衬,生活节奏慢。
对一些人来说,返乡不仅是无奈,更是一种解脱。
02
很多人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土路、黑灯、没有网络,可现在的农村,早已脱胎换骨。
先说交通。
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延伸到县城,很多村子都修通了柏油路,以前要走半天的山路,现在半小时就能进城。
再说生活条件。
自来水、电网、宽带网络基本全覆盖,很多村里年轻人回家后,能用上百兆光纤,直播卖货不卡顿,网购能直接送上门,手机支付在农村集市也普及了。
还有产业。过去农村只有种田,收入有限。如今,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正在兴起。
比如,河南一些村子搞起了民宿和研学,四川有村子专门搞樱桃节,吸引大量城里人周末打卡。
政策的支持也很关键。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鼓励大学生和青年返乡发展。
很多地方还建起了返乡创业园,给年轻人提供厂房和资金支持。
可以说,现在的农村,不再只是退路,而是有潜力的新选择。
03
未来几年,最可能大批回到农村的,就是以下三类人。
其一是年纪渐大的农民,这是最典型的群体。
他们是第一代进城打工人,二十几岁进工厂、上工地,干了十几二十年,把青春耗在了城市的角落里,靠着汗水,他们在老家盖了新房,把孩子送进了学校。
可如今,身体不如从前,五十岁以后,体力活越来越吃力。
很多工地明文规定,60岁以上的男工、50岁以上的女工,不得进场。
不是歧视,而是风险太大,一旦出事,责任难以承担。
于是,这些人别无选择,只能回到家乡。
有的帮着种地,有的在县城找零工,有的在村里开小卖部,虽然收入比城里少,但好在日子轻松,身边还有熟悉的人照应。
一个在广州打工二十年的师傅说:“在城里赚的钱都寄回去了,人老了也留不下,回村至少能安心。”
其二就是工厂失业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没读过大学,出来后进入工厂流水线。
过去,这类工作多、机会大,干上几年还能攒点钱,但随着机器换人,情况变了。
自动化车间里,一台机器能顶几十人,机器人不会罢工,不会喊累,效率更高。结果,工厂里留下的岗位越来越少。
在东莞,很多电子厂近几年都减少了工人,甚至整条产线搬去越南。那些失业的年轻人,不仅工作没了,还要面对高昂的房租和物价。
无路可走,他们只能回到农村。
有的人开网店卖家乡特产,有的人在短视频平台直播,有的人承包土地搞规模种植。
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家糊口。
还有就是毕业的大学,这一群体最值得关注。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千万,可就业市场没法同时消化这么多人。
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但竞争激烈,很多人毕业即失业,加上租房贵、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宁可回到家乡,也不愿在城市苦撑。
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发展让大学生看到了新机会。
比如,江苏一些返乡大学生搞起了稻米品牌,通过抖音卖货,月销几十万。
还有人在老家开起了民宿,靠旅游带动收入。
他们不只是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给村里带来了新思路,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希望。
04
这股返乡潮,不只是个人的退路,而是会对城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个人来说,返乡意味着生活成本降低,房子不用租,吃的东西自己种,开销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回到熟悉的环境,心态能放松,不必再每天被城市的焦虑压得透不过气。
对农村来说,这是一次机遇,返乡人群把在城市积累的经验、资金带回家乡,推动了农村产业升级。
比如有人引入电商模式,有人搞乡村旅游,有人发展农产品加工,这些尝试正在让农村的经济更活跃。
对城市来说,这是减负,人口回流,能缓解交通拥堵、房价过高和公共服务紧张的问题。
城市可以腾出更多资源,专注于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而不是无限制依赖基础劳动力。
可以说,这是一种双赢,农村得到发展,城市得到优化,个人得到喘息空间。
05
未来几年,超龄农民工、工厂失业青年、毕业大学生,都会成为返乡潮的主力军。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无奈,但实际上,这也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
返乡,不代表失败,而是另一种选择。
有人追求繁华,留在城市打拼;有人选择安稳,回农村寻找机会,两条路都值得尊重。
城乡的关系,正在从单向流动变成双向互动,农村不再只是被动输出劳动力,而是吸引人回去创业、生活的热土。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背着行李走进火车站,方向不再是南下打工,而是回乡发展,不必自卑。
那不是退,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追求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因为归根结底,我们奋斗的目的,不是留在城市或者农村,而是让家人安心,让自己过得更体面。
来源: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