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养的大橘猫,生了三次病,在医院消费了7000多;有人将宠物送进医院,还没开始治疗就得知费用预计超过8000,后续还要住院观察至少一两周,一天三四百;有的小猫只是得了一场感冒,医生却开出了近1000块的药。
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当宠物生病,很多人发现自己养了个“吞金兽”,不少人在网上晒出了天价医疗账单。
有人养的大橘猫,生了三次病,在医院消费了7000多;有人将宠物送进医院,还没开始治疗就得知费用预计超过8000,后续还要住院观察至少一两周,一天三四百;有的小猫只是得了一场感冒,医生却开出了近1000块的药。
然而,魔幻的现实是,宠物医院也在叫苦,很多甚至面临倒闭。
宠物医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看似暴利的宠物医院,为何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呢?
先和大家说下行业现状。
《中国宠物消费市场报告》显示,人均单只宠物的年消费金额约为6653元,其中医疗消费是占据宠物消费的最大一部分。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宠物医院数量达到近2万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整个行业仍然处于扩张状态。
不过,据一家行业媒体不完全统计,从今年1月到3月底,国内倒闭的宠物医院高达144家。早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有近20%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同时近55%的宠物医院利润率不到10%。
以“新瑞鹏”为例,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不到3年累计亏损超30亿。它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宠物医疗服务平台。截至今年4月,新瑞鹏体系门店数量降到1600家左右,减少了300多家。前不久,还撤回了在美国的上市申请。
一只京巴犬在宠物医院接受针灸治疗。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亏损呢?
第一点,宠物诊疗收费高,但是成本也高。
以药物为例,很多类药物用量不大,药厂注册新药耗资巨大,销量很小的药就难有人申请。还有一些药只能依赖进口,用量小,价格就高。
检查方面,比如大型宠物医院CT、核磁等设备每台成本为100多万,但一个月的使用率只有几十次,宠物医疗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导致分摊成本较大。
对此,一些宠物主也有深刻体会。比如,在媒体报道中,一位宠物主,六年在小狗身上的诊疗费用超过万元,其中拔一颗牙就要2000多,根管治疗2000多,做内窥镜手术取胃内异物3000多……另一位宠物主养的猫得了肥厚性心肌炎,做CT等项目的收费要比人类贵2到3倍。
第二点,宠物医院回本周期长。
一位从2007年开始经营连锁宠物医院的人算过一笔账,一家社区医院通常有5-10名员工,人力成本占到40%左右,房租以及耗材的成本也在40%左右,剩下的5%-20%是利润。
普遍来看,宠物医院净利润在15%左右已经是不错的数字。
而利润的大头,也并非药品和检查费用,而是医生的手术费。一般来说,小型医院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回本,大型医院回本周期可能5至8年。
法国斗牛犬进行抽血化验。图源:视觉中国
第三点,宠物医生业绩普遍不佳。
还以新瑞鹏为例,旗下医院宠物医生的工资构成一般是底薪+提成,个人业绩达到3万,每个月有5%的提成。有媒体走访北京地区三家医院发现,宠物医生底薪大概都在4000-6000左右,提成在2%到5%之间。
一位宠物医生表示,“今年医院的情况不太好,普通医生一个月的业绩基本到不了3万,拿提成也只是一两千块。”部分普通水平的宠物医生,工资大约在六七千块。
而宠物医院说到底还是医院,不能违背行业规律,很难像一些日用品一样搞节点促销。某二线城市新瑞鹏旗下一家中心医院的主治医生就表示,每当618、双11等大促时期,新瑞鹏集团就会给医院下发KPI,要求直播间消费者开卡充值达标多少万。但一个医院,做充值促销活动,听着就很荒谬。
本着“对症下药”的原则,既然宠物诊疗费用高,那么就要想办法打下来。
但降低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生产成本,从源头上减少费用,这就不是宠物医院所能独立完成的,还需要更长的产业链条补充进来。
另外,对于宠物主来说,可以购买商业保险分担部分医疗费用,防止宠物遇到大病。
总之,宠物医疗行业乃至宠物经济,其实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属于躺在地上赚钱。所谓行行有本难念的经,宠物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中部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