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从隋朝至今,陕西所出的名人一直集中在这几个地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07:29 2

摘要: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2025年候选院士的籍贯名单,其中西安12人、渭南7人、咸阳7人,通过这个名单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陕西省从古至今名人集中区域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2025年候选院士的籍贯名单,其中西安12人、渭南7人、咸阳7人,通过这个名单引发了一系列思考。

经过网上查阅历代科举考试的相关资料,我发现陕西的这3个地市不止是这次榜上有名,在历史上各个朝代也是人才辈出。

首先就是隋朝,因为持续时间较短,所以自然能够在科举考试中留下记录的寥寥无几,经过查阅隋朝的陕西籍状元只有一位,那就是来自渭南华阴的杨纂,但是对于这个状元,还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隋朝初创科举,还没有确定状元这一称呼,不管怎样,杨纂作为隋朝上榜进士,是有据可查的。

唐朝因定都长安,因此陕西地区迎来人才井喷的时代,西安、渭南、咸阳三个地区在唐朝时期名人数不胜数,本文只对这三个地区所诞生的状元进行盘点:

一、西安地区

长安县出的状元有杜绾、韦瓘、韦谌、常衮;

高陵县出了于珪、于瓖2位状元;

二、咸阳地区

乾县出了三位状元,赵蒙、赵峻、赵昌翰

三、渭南地区

华阴县杨家出了3个状元,杨护、杨誉、杨纮

华县出了个程行谋

渭南县出了个白敏中,白姓,同属渭南,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香山居士白居易,没错,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原来以为白居易已经足够厉害了,没想到还有个学霸堂弟不遑多让。

这还只是文状元的统计,渭南地区在唐朝还出了张仁愿、郭子仪两位大名鼎鼎的武状元。

以上这份状元名单,稍微有点历史积累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端倪,这些人都出生名门,即便你对他们的生平不甚了解,但是仅仅看到姓氏,也能猜个一二,西安地区的韦杜,自然不用多说,“长安韦杜,去天五尺”,高陵的于姓,那可是北朝的八柱国之一,典型的关陇豪族。渭南的白家也不是泛泛之辈,这支白姓自太原迁至渭南后,就人才辈出,属于当地的名门望族。华阴的“弘农杨氏”更是名闻天下。

渭南出了个状元寇湘,可能提到这位状元的大名,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说到他的儿子,那可绝对是家喻户晓,“寇老西儿,不爱酒,不爱钱,老醋一壶你莫嫌”,这可是小时候的电视剧主题曲的歌词,现在还是记忆尤深。“澶渊之盟”可是整个宋朝历史的名场面。

明朝陕西进士籍贯分布

明朝时期,整个经济中心在东南地区,陕西地区科举不兴,人才凋零,即便这样,通过上面的图表来看,在现今的西安、咸阳、渭南所属的区域,依然是陕西进士的主要集中区域。

看看上面的清朝陕西各地区进士数量统计,西、渭、咸所属的区域依然占据绝对优势,这几个地区进士数量占到全省十之有七,以至于韩城有句俗语形容当地人才之多,“朝半陕,陕半韩”。

这三地人才之多,我分析有以下下几个原因,纯属个人愚见,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一、这三个地区历来人口众多,出名人的几率自然大

二、文风较好,有良好的科举氛围

三、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来源:京兆历史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