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农村正在变,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却在往外走。2025年我回云南老家发现,村口新开了家咖啡店,老板是两个二十出头的苗族姑娘,她们在朋友圈发照片,说游客多得坐不下。这让我有点懵——我们村以前连快递都收不到,现在居然成了网红打卡地。但隔壁镇上,几个种大棚的老板正
现在农村正在变,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却在往外走。2025年我回云南老家发现,村口新开了家咖啡店,老板是两个二十出头的苗族姑娘,她们在朋友圈发照片,说游客多得坐不下。这让我有点懵——我们村以前连快递都收不到,现在居然成了网红打卡地。但隔壁镇上,几个种大棚的老板正和村民谈土地流转,租金压得越来越低,老人们坐在门槛上叹气:“地一租出去,以后孙子还回哪儿啊?”
这些年政府总说乡村振兴,可农村的问题还是老样子。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剩下老人种地累得直不起腰。我表叔家两亩地,去年收成不好,化肥涨价,最后连成本都没挣回来。可有些地方,资本一下来就大不一样——浙江有老板承包了几百亩地种有机稻,雇人打药用无人机,产量高得吓人。但听说分给农民的利润只有两成,剩下八成都被中间商拿走了。
有些村子倒是找到了活路。山东的老李头跟我说,他们村把地都交给合作社管,自己啥也不用干,年底按股分红。政府帮忙修了冷库,还能把菜直接卖给超市,价格比菜贩子高出一倍。可我问老李:“要是合作社亏了呢?”他挠挠头说:“那总比自己瞎种强吧,至少还能找政府商量。”但更多地方还是靠不住,有的村子成立合作社第一天就收了村民的钱,结果钱被村长挪用去开麻将馆,现在人跑得没影了。
最让我意外的是,现在农民也开始玩手机做生意了。我表弟在短视频平台卖土蜂蜜,拍视频说:“这蜂蜜是野生的,不掺假!”结果真有人千里迢迢开车来买,还住他家搭的民宿。不过也有人被骗,隔壁村王叔跟风种火龙果,听网红说“只要用椰子壳当肥料,就能卖高价”,结果全烂在地里。政府倒是教了不少课,可农民上了半天网,连手机支付都学不会,急得直拍大腿。
最近听说国家又要出新政策,说要把农村的地和城里的资源打通。比如县城可以建加工厂,让农民在家门口打工;城市退休老人能来农村租院子养老,带动消费。可具体怎么弄没人说得清,乡里干部开会就画大饼:“以后咱们村要变成‘田园综合体’!”但村民更关心的是,下个雨季庄稼会不会被淹,看病还要不要走十里山路。
前阵子去杭州,碰到个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姑娘,周末专门回老家经营民宿,周一坐高铁回城里上班。她说:“现在农村和城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在农村赚钱,在城里发展,两边都不耽误。”这话听着新鲜,可我爸直摇头:“你们年轻人能玩票,但我们这代人,除了种地还能干啥?”
村头老张家把老房子翻新成了咖啡店,说是年轻人的想法;村尾老王家的地全租给了资本,现在天天为拿不到租金发愁。政府发文件说农村要搞“三产融合”,可到头来,还是得看农民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有变化是好事,但别把人整懵了就行。
说到底,农村的未来可能不在坚守,而在变通。有人当电商主播卖土特产,有人学技术成了“农业经理人”,可那些没文化又没技术的老人呢?他们还在地里弯腰,不知道这场变革能不能等到自己手上。
来源:小雪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