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号晚,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短剧骗局”乱象,报道称:“零基础月入过万”的短剧推广成“最强副业”?实为骗局!“短剧推广”,就是将短剧下载下来,进行二创剪辑和视频分发,通过植入链接或口令,引导网友跳转到专属短剧平台付费观看,由此获得佣金。短剧推广真的能轻轻松松
3月25号晚,央视新闻频道报道“短剧骗局”乱象,报道称:“零基础月入过万”的短剧推广成“最强副业”?实为骗局!“短剧推广”,就是将短剧下载下来,进行二创剪辑和视频分发,通过植入链接或口令,引导网友跳转到专属短剧平台付费观看,由此获得佣金。短剧推广真的能轻轻松松“月入上万”吗?打造“完美”副业 实为推销高价“陪跑课程”。靠“信息查”收割韭菜,暗藏“套娃式”收费网友伽音(化名)表示:“我妈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有一个三天免费的短剧推广课程,可以学习课程之后足不出户就可以赚钱。合同里面写得明确,相关素材授权费用加上课程服务费要收4880元。”伽音妈妈“推广短剧”一个月后,最终只有两位粉丝通过她的视频购买了短剧平台29.9元 的付费套餐,按照和机构签订的合同,她能够赚取套餐金额80%的佣金,即47.84元,且账号因为涉嫌“搬运”被举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短剧“出海”的火热,一些机构宣扬起“短剧海外推广”,而这一过程涉及各种“硬件门槛”,“割韭菜”的名目就更多了。实际上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数万次的播放,平均只能转化1~2单的有效订单。而且海外的短剧推广,并不是拥有一台手机就能够做好,要去搭建专业的账号矩阵,养号、起号、涨粉、转型变现。这些机构喊着“你要持续努力”“你要坚持发推广,一定能够‘爆号’”这样一些鼓励的话术,到最后你做得不好、挣不到钱,他就会告诉你,其实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当前短剧推广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如何规范?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这种短视频的营销在法律性质上是典型的互联网广告,按照广告法的规定,它这种培训类教育类的广告绝对不允许在广告里面有明示和暗示的保证性承诺。首先,互联网平台对这类广告要做好把关。如果在上面发布的营销信息标记为广告的,平台对广告内容应该严格按照广告法和互联网管理办法来审核,而且应该明确标记为广告。如果是普通的“种草”广告,平台应该按照网络安全法,落实网络真实身份认证制度。而且及时畅通举报通道。其次,所谓的利用短视频制作创业的虚假宣传,可能包含了包括诈骗罪在内的刑事犯罪。当骗取的金额比较大、主观恶意比较高时,可能涉及虚假广告罪和诈骗罪的范畴。原标题:《重磅!央视揭短剧骗局!》 来源:手残党画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