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第一条教训,这也是最深刻的:科技和工业才是大国真正的底气。俄罗斯军队装备看着挺唬人,坦克大炮一大堆,可实际打起来,信息化程度低,碰上乌克兰用西方无人机和火箭系统,就吃大亏了。
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这场仗一开始谁也没想到会拖这么久。俄罗斯本想速战速决,结果陷入泥潭,乌克兰靠着西方援助硬扛下来。
第一条科技工业最深刻,得抓牢根基;第四条后勤保障,让人不由得想起抗美援朝那时候的苦头。
先说第一条教训,这也是最深刻的:科技和工业才是大国真正的底气。俄罗斯军队装备看着挺唬人,坦克大炮一大堆,可实际打起来,信息化程度低,碰上乌克兰用西方无人机和火箭系统,就吃大亏了。
土耳其的拜拉克塔尔无人机在开战初期帮乌克兰炸了不少俄军坦克,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系统后来精准打击俄军后方仓库,让俄罗斯补给线直接瘫痪。俄罗斯自己的无人机技术落后,还得从伊朗买沙希德系列凑数,这事闹得俄罗斯自己人都觉得尴尬。
中国得警醒啊,咱们现在搞“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补齐高端芯片、人工智能这些短板。俄罗斯的麻烦在于,苏联解体后工业链条断了不少,精细化生产跟不上时代。
他们的苏-35战机听着先进,可电子对抗系统比不上美国的F-35。乌克兰战场上,俄军坦克经常被贾夫林导弹一击毙命,就是因为防护科技没升级。
中国这些年北斗卫星、量子通信搞得不错,但还得继续投钱研发无人机集群和电子战设备。工业基础也关键,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制造业就懒得发展,结果战争一打,弹药生产跟不上。咱们的双循环战略就是为了让工业链完整,少依赖国外。
想想看,如果哪天真有事,科技自立才能不被动挨打。这条教训最深刻,因为它关乎国家命脉,不是短期能补上的,得一步步来。
第二条教训,核武器在常规战争里作用没那么大。俄罗斯核弹头世界最多,可在乌克兰这事上,就停留在口头威胁。2022年3月普京把核力量调到警戒状态,结果西方没退缩,还加大援助。
乌克兰本来就无核国家,1994年俄罗斯布达佩斯备忘录里承诺过不侵犯,使用核武等于自毁信誉,西方直接下场干预。战术核武器也没用上,因为怕升级成世界大战。
中国核政策是“不首先使用”,这点稳。但俄罗斯的例子告诉我们,核威慑更多是战略层面,常规战还得靠实打实的力量。
第三条教训是情报战和信息战得打好。俄乌开打,乌克兰情报系统靠美国卫星和网络监控,早早知道俄军动向。俄罗斯情报失误,开战前以为乌克兰内部会崩,结果泽连斯基政府稳住了。
信息战上,乌克兰用推特和抖音国际版发视频,展示俄军损失,赢得全球舆论支持。俄罗斯的宣传被西方媒体堵死,假新闻满天飞,比如以色列轰炸视频被当成俄军攻击。
中国在情报上得加强卫星侦察和网络安全,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网上舆论战不是军队单干,得全社会参与。俄罗斯吃亏就在于没掌握国际话语权,中国这些年“一带一路”推广得不错,但还得多用数据事实反击西方偏见。
核武和情报战结合看,威慑不是光有武器,得有情报支持和舆论配合。这两条教训接地气,说白了就是别光顾着硬件,软实力也得跟上。
第四条教训,后勤保障是战争胜败的关键,避免长驱直入没准备好。俄罗斯开战头几天从白俄罗斯边境推进,坦克车队拉得老长,结果补给跟不上。
2022年3月基辅外围,俄军卡车队被乌克兰游击队炸,燃料弹药短缺,前线士兵饿肚子。2022年9月亲俄指挥官霍达科夫斯基在电报上抱怨,部队三周没弹药补充,只能省着打。乌克兰情报头子布达诺夫说,俄罗斯选了最蠢的选项,长驱直入没想后勤。
这让人联想到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联合国军用消耗战拖志愿军补给。志愿军粮弹有限,美军飞机轰炸运输线,但志愿军用分散战术,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拖延时间等补给。
傅崇碧指挥63军189师分成200多个小单位,守住多个点,让联合国军机械化优势发挥不出来。俄罗斯没学到这点,后勤瘫痪导致守城难,士兵日记里写搜医院找饼干果酱,袜子都成宝贝。
中国得重视后勤体系,建好铁路公路网,储备物资,确保战时不卡壳。这条教训结合历史看,抗美援朝志愿军靠意志力补后勤短板,但现在时代变了,得用科技优化物流。
第五条教训,别让没训练的兵和罪犯上阵。2022年8月俄罗斯瓦格纳集团从监狱招人,普里戈津许诺活下来赦免,死掉埋英雄区。
但这些囚犯没军事训练,纪律差,短期补兵力,长远部队乱套。2023年瓦格纳叛乱就是例子,内部抢武器,自相残杀传闻多。俄罗斯征兵难,好人都不愿当兵。
中国军队专业化,这点得坚持,紧急时也别乱招人。军队素质决定战斗力,俄罗斯的乌合之众教训太明显。后勤和军队建设两条连着,实战中后勤拖腿,军队再多也没用,得系统建好。
第六条教训,战争不可预测,别轻易卷入。俄罗斯以为几周结束,普京2022年2月说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拖到2025年,还在打。
历史上有过,1914年一战欧洲以为圣诞前回家,打了四年;1950年美军进朝鲜也说圣诞回家,三年才停。美国说不派兵,但给乌克兰武器、经济援助,俄罗斯放松警惕,没早打能源设施和铁路,让乌克兰缓过劲。
中国得评估风险,外交优先。长远看,经济制裁是另一个点,西方对俄罗斯冻结资产,能源出口受限,卢布贬值。俄罗斯经济韧性差,中国得多元化贸易,提升人民币地位。舆论战也长远,乌克兰赢了国际同情,中国得建好国际传播渠道。
这些教训加起来,中国得全面加强科技工业、情报后勤、军队素质,避免战争泥潭。俄罗斯的麻烦给咱们提了个醒,第一条科技最深刻,因为它决定一切基础;第四条后勤联想到抗美援朝,那段历史告诉我们,准备不足代价大。
科技自立得抓牢,工业链完整;核武别迷信,得配情报信息战;后勤军队专业化,避免俄罗斯那种乱象;战争别冲动,长远经济舆论得稳。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是面镜子,中国照着改,科技工业第一位,后勤第四位历史警示,其他教训环环相扣。别重复俄罗斯路,得走自己的稳健道。
来源: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