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0-15日,“瓷归故里·薪火相传”2025年台湾学子非遗溯源研学营在福建永春圆满举行。活动由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地主办,民盟厦门市湖里区基层委文创研学研发拓展实践培训基地等单位联合承办。在民盟厦门市湖里区基层委文创支部副主委、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
8月10-15日,“瓷归故里·薪火相传”2025年台湾学子非遗溯源研学营在福建永春圆满举行。活动由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地主办,民盟厦门市湖里区基层委文创研学研发拓展实践培训基地等单位联合承办。在民盟厦门市湖里区基层委文创支部副主委、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地负责人林君伟的牵头组织下,14名台湾青年以陶瓷为纽带开启寻根之旅,感受两岸同源的文化血脉与浓浓的乡愁情怀。现转载《人民政协报》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人民政协报》2025年9月1日 第8版
“大家都知道阿里山、日月潭,我带台湾的土和水来到大陆,和在一起、混在一起,这就是陶瓷同宗、两岸同源的意义。”台湾高雄陶艺文创协会荣誉理事长陈志弘捧起一抔故乡的泥土,动情地说。
立秋过后,作为带队团长,陈志弘带着14名台湾青年走进福建永春,参加“瓷归故里·薪火相传”2025年台湾学子永春非遗溯源研学营。在开营仪式上,现场还交付了陈志弘定制的永春青瓷款《年·龙行云起——步步高升》作品以及台湾茶艺师张家凤定制的永春陶瓷特色乌金瓷点茶碗。
此后,在为期3天的溯源研学中,两岸青年以陶瓷为纽带,开启寻根之旅。在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地,大家共同见证,日月潭的水与永春桃溪水交汇,阿里山的土与世界瓷源介福陶土融合,并在两岸陶艺大师的倾情传授下,拉坯、修坯……两岸的水土在青年们手中逐渐交融成器,每一次指尖与泥水的触碰,都是跨越海峡的同频心跳。
“我是第一次来大陆,也是第一次接触陶器,这边的文化馆做得很好,有很多和台湾不一样的地方,值得来看看。”台湾青年陈俪元一边体验陶瓷制作一边说。这是一次技艺的切磋,更是一次心灵的返乡,两岸同源的文化血脉与浓浓的乡愁情怀愈发浓厚。
“我们想通过追根溯源、返璞归真的方式,促进两岸更多融合与碰撞。尤其是想通过此次研学营,把新的陶瓷技艺传播到台湾,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中国陶瓷的魅力。”作为主办方之一,永春县闽台陶瓷人才交流基地负责人林君伟如是说。
此次研学中,台湾青年们还前往余光中文学馆感受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在五里古街音乐会上与当地民众共唱乡音,并深入永春陶瓷博物馆追溯“世界瓷源”的历史脉络。丰富的行程让他们对永春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触摸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温度。其间,活动主办方还聘请了三名台湾青年担任中国乡愁故里永春、世界瓷源永春代言人。
瓷为桥,火为盟。此次活动让台湾青年在乡愁故里的非遗印记中,深切感悟两岸血脉相连的深层密码,为闽台交流再添一座可触、可感、可长久依偎的连心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