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此前设定的两周期限明日就将生效,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都已公开提及这一节点——马克龙甚至直言,若俄罗斯不承诺面对面谈判,“特朗普总统可能会再次被普京难堪”。
俄乌和平谈判的“倒计时”已进入最后一天。
特朗普此前设定的两周期限明日就将生效,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都已公开提及这一节点——马克龙甚至直言,若俄罗斯不承诺面对面谈判,“特朗普总统可能会再次被普京难堪”。
这场牵动全球的谈判僵局,近日在MSNBC的一档采访中被进一步剖开。受访的美国前驻俄罗斯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毫不客气地戳破了特朗普对俄乌局势的“操盘困境”,也点出了若谈判破裂的破局关键。
“马克龙说得对,特朗普总统一直在虚张声势。”这是麦克福尔对特朗普俄乌策略的直接评价。
他细数特朗普的“红线操作”:早前去阿拉斯加前,特朗普曾放话“若不能实现停火,我会非常失望”,可最后还是退缩。
如今设定的两周期限明天就到,若俄罗斯不配合谈判,“他必须做出回应,但问题是,他从没考虑过普京不行动的后果”。
更关键的是,麦克福尔点出了一个更扎心的事实: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普京对乌克兰的战争“急剧升级”。
“他总说是拜登的战争,这根本不是事实——在他任内,这场战争的规模大得多了,他得为此负责。”
面对“若谈判不成,特朗普暗示的‘后果’会是什么”的提问,麦克福尔给出了明确的行动方向——不是模糊的威胁,而是具体的制裁与援助。
“首先要明确,责任全在普京。”他强调,泽连斯基早就表态“愿意无条件与普京会面,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行,除了莫斯科”,拖延谈判的从来不是乌克兰。
至于特朗普该做的“后果”,麦克福尔列出了两条硬措施:
一是加码对俄制裁,“不能只针对印度,要直接对准俄罗斯——制裁尚未被波及的俄银行,盯上运输俄石油的‘影子舰队’,没收他们的资产。要知道,美国还握着50亿到100亿美元的俄罗斯央行资产,这就是筹码”;
二是升级对乌军援,“欧洲从美国买武器没问题,但让我震惊又羞愧的是,美国现在在从乌克兰战争中获利——这既不对,也没战略眼光。乌克兰要继续战斗,就得有足够的武器和能力,我们得提供更多援助”。
为什么特朗普不愿对普京“强力施压”?麦克福尔坦言“真的不明白”,但他看到了更直观的结果——特朗普在普京面前的“软弱”,已经成了国际共识。
“不只是我这么看,美国人、欧洲人都这么觉得。甚至我最近去了中国和台湾地区,当地也觉得他在这些问题上同样软弱。”麦克福尔担忧的是,这种“发了威胁却不兑现”的做法,正在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当美国总统的威胁成了‘空话’,受损的不只是在乌克兰和欧洲的影响力,而是全球范围内的信誉——这对美国的长远利益没半点好处。”他直言,希望特朗普或其顾问能早点意识到,“言出不行”会让美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缩水。
采访中,话题绕不开“若美国施压泽连斯基割地”的假设——毕竟德国总理已公开表态“乌克兰不能割让被占领土,否则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可能成下一个目标”。
对此,麦克福尔的态度异常坚决:“绝对不行。”
“这不仅威胁乌克兰和欧洲安全,更是在动摇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他回溯历史,“当年日本入侵中国、希特勒和斯大林入侵波兰,都是从吞并领土开始的。我们打赢二战,就是为了阻止这种扩张主义。直到2022年普京全面入侵乌克兰前,这套秩序一直很有效。”
在他看来,允许乌克兰割地,就是给扩张主义“开绿灯”;而要阻止普京,自由世界必须行动:“欧洲和美国得给乌克兰战士他们需要的一切——包括远程战斗机,让他们有能力打击俄罗斯目标,才能拦住这种帝国主义扩张的脚步。”
局势的关键,从来不是“谈不谈”,而是“敢不敢施压”
特朗普的两周期限就将到期。是普京松口坐下来谈,还是特朗普面临“红线破防”的尴尬?是加码对俄制裁、援乌武器,还是继续在“虚张声势”中消耗信誉?
麦克福尔的采访,其实点透了俄乌局势的核心:谈判的进展,从来不是靠“设定期限”倒逼,而是靠对侵略者的足够施压;国际秩序的维护,也从来不是靠“妥协让步”,而是靠对正义一方的坚定支持。
如今全球都在盯着美国的下一步——是让“软弱”继续,还是拿出真正的战略魄力?这场关乎俄乌命运,更关乎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博弈,明天或许会迎来第一个关键转折。
来源:脑瘤科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