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赵村村民以赵姓为主,据村碑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赵姓先祖由河北枣强迁居到此。因为有加工香油的手艺,定居到惠民后,他们重新拾起老手艺,开设油坊,加工香油,这个村就成了人们口中的香(油)赵。
惠民县清河镇有一个香赵村,这个村名,跟村里数百年来一直加工小磨香油有关。
香赵村村民以赵姓为主,据村碑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赵姓先祖由河北枣强迁居到此。因为有加工香油的手艺,定居到惠民后,他们重新拾起老手艺,开设油坊,加工香油,这个村就成了人们口中的香(油)赵。
香赵村地处黄河(原大清河)和徒骇河之间,距离两条河都比较近,历史上水运便捷,商贸发达,这也让香赵村的香油声名远播。
鼎盛时期,村里近半数村民参与香油的加工、销售等。如今,村里从事香油加工最长的家族,已经传承了十几代。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香油改用了机械加工,但香赵村人依然延续传统的小磨加工方式。小磨香油加工工艺包括选料、漂洗、扬烟、炒料、研磨、搅拌、震荡、撇油、包装等多个环节,尽管工艺繁琐,但村民坚信,老手艺加工的香油味道更浓郁。
如今,香赵村的香油,依然广受市场欢迎。不少村民走出乡村,来到惠民县城和滨州市区开设了门店,不断叫响“香赵香油”的名号。同时,村里的小磨香油还持续供应北京多家高端酒店。
2023年,清河镇入选第二批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借此契机,香赵村持续挖掘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了留住乡愁记忆,2024年,香赵村专门建设了村史馆,展出了不少传统小磨香油加工的工具。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里还增添了部分墙绘,把村里加工香油的历史画到了墙上。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