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再幻想辞职开店就能财富自由了。”刷到这条热搜时,脑子里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人把大实话摆台面上了。
“别再幻想辞职开店就能财富自由了。”刷到这条热搜时,脑子里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人把大实话摆台面上了。
数据冷冰冰,60%-70%的新公司活不过一年。
钱烧光、货卖不动、合伙人翻脸,随便哪一样都能把普通人按在地上摩擦。
朋友圈里晒营收截图的,十有八九没告诉你月底发不出工资时的狼狈。
真去问过那些开过奶茶店、网店、工作室的人,答案出奇一致:头半年每天都在算还能撑几天。
房租、原料、平台抽成像三只手同时伸进钱包,晚上闭眼就是赤字。
家人从支持到沉默,往往只需要一次催债电话。
相比之下,打卡上班简直像避风港。
工资按时到账,医保社保有人兜底,周末还能带孩子去趟动物园。
不是不想搏,而是输不起——房贷、老人、奶粉钱排着队等米下锅。
有人杠:现在不是有AI、有直播、有政策补贴吗?
对,机会确实多了,可门槛也高了。
会用数据选品、懂流量投放、能搞定供应链的才叫红利,其余都是炮灰。
政策红包更偏爱已经跑起来的项目,小白连表格都填不对。
说到底,创业像一场没有裁判的拳击赛。
有人天生耐打,有人练过几年,而大多数人连护具都没戴就被推上场。
挨两拳就知道,还是老老实实回工位敲键盘更省命。
当然,不是劝所有人认命。
只是提醒:别把幸存者偏差当成人生剧本。
真攒够本钱、摸清行业、心态能打,再谈all in也不迟。
在那之前,把工打明白,把技能点攒够,起码不至于让全家跟着心跳过山车。
最后一句大实话:能靠上班安稳过日子,已经是很多人踮脚才够得着的幸运。
来源:亭内闲听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