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部署。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明确将“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纳入2025年的立法任务之中。自1985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
石拐区走出“一月一主题 普法四季行”
精准法治宣传新路径
PART.
01
背景情况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部署。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明确将“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纳入2025年的立法任务之中。自1985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制定《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以来,我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已有40年,目前正处于第八个五年规划总结验收时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以来,石拐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法治新期盼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传统普法方式依赖宣讲、发放资料,覆盖范围有限,目标群体不精准,宣传内容针对性不强,普法责任单位落实职责不到位等堵点,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出发点,以提高全民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以倒逼普法责任单位精准履职为落脚点,探索实施法治石拐“一月一主题 普法四季行”活动,创新打造“石拐普法四季行”普法品牌,以“一月一主题”精准确定普法主题、普法对象、普法形式,清单式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为持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助推更高水平法治石拐、法治包头建设凝聚强劲法治力量。
PART.
02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向“新”而行,精准滴灌,普法教育有广度更有精度
石拐区科学印发《关于印发〈2025年法治石拐“一月一主题 普法四季行”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配套制定了《法治石拐“一月一主题 普法四季行”活动安排表》,结合全年重要时间节点,划分“石拐普法四季行”4个工作篇章,以“一月一主题”为载体,瞄定“法治绘新村”“法治固防线”“法治强国防”“法治依‘宪’行”等12个宣传主题开展35项宣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分单元、分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确保主题鲜明、贴近实际、回应需求。清晰界定每月活动的核心宣传内容、重点法律法规及牵头责任单位。各牵头单位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负责当月主题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与推进落实。相关部门和各地区履行协同责任,根据主题安排和牵头单位部署,积极参与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单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握关键节点、发挥专业优势,利用重大节日、主题宣传日、纪念日和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日、施行日等时间节点积极谋划部署,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累计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00余次,发放各类资料、宣传品7万余份,覆盖5万余人次,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普法模式的转变。
(二)坚持向“实”而行,固基强效,民生保障有底色更有亮色
“一月一主题”活动以“法治绘新村”“法治惠民生”“法治护权益”为第一季度春耕篇主题,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维护妇女权益专项行动等各类活动,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将普法服务窗口前移,在法律服务中普法,在普法中提供服务。紧贴“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将大发1913历史街区赶集与普法宣传相融合,围绕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邻里纠纷、家事矛盾等内容,通过案例展示、法治文艺演出、互动咨询、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品等形式,构建“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型”的普法场景,形成“赶一次集、受一次教育、解决一桩事”的普法模式。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指导嘎查村(社区)修订合同,使村集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普法宣传+法律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近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千余件,解答法律援助咨询5000余人次,有效促进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良性循环。举办“巾帼普法”反家暴妇女儿童维权周普法讲座,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结合典型家事案件,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模拟”形式,系统讲解家庭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暴力,提升妇女儿童维权能力,推动构建和谐家庭。
(三)坚持向“好”而行,统分结合,美好生活有外在更有内在
第二季度夏耘篇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典’亮美好生活”主题宣传、安全生产月三大主题活动为支撑,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法律资源优势,结合“民法典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针对企业关注的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涉企行政检查等问题,组织法律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案例讲座,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分析研判企业劳动争议风险,使200余名员工顺利与企业签订解除劳动合同补偿协议,涉及金额400余万元,切实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障。聚焦校园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各责任单位深入全区中小学、重点企业、大型商超、嘎查村(居)民社区,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安全事故演示等以案释法专题安全普法活动,筑牢全社会安全意识。我们将当月举办的主题活动领域进行拓展,并相应开展反食品浪费法、“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系列活动,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推动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建设美丽包头积极贡献法治力量。
(四)坚持向“优”而行,深化供给,绿色守护有温度更有厚度
紧盯青少年“未来多数”,第三季度秋实篇在“党建引领法治”“共筑强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巧借暑假青少年安全教育、金秋开学第一课等时机,开展“法律进校园”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防范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教育、法治讲座40余场次。提档升级石拐法治公园,建设青少年法治长廊,突出加强中小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协办包头市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现场师生自导自演普法情景剧《与法同行》以情景剧+解读的形式为青少年带来了沉浸式普法体验。紧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扎实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人文化、法治化、大众化。“一月一主题”精准普法开辟新普法路径,充分利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宣传传播体系,及时发布相关案例并解读法律法规具体内容,制作推送了《琴声普法》《栗子说法》20期形式新颖、富有趣味的原创普法宣传微视频作品,播放量达2万余次,真正把普法内容精准化送到群众“掌心里”。
(五)坚持向“能”而行,法理共施,安全发展有硬气更有暖气
“普法宣传+人民调解”贯穿在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全过程,是“一月一主题”第四季度冬融篇法治宣传活动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石拐区积极探索“普法跟着调解走,调解围着预防转”人民调解和普法相融合的方法路径,组织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在调处矛盾纠纷时加强释法析理,让调解过程变成普法“微课堂”,用听得懂的方式,让群众愿意学、跟着学、主动学。“法律明白人”在法律顾问结对帮扶的作用下,通过普及民法典中物业相关法律法规,成功调解了涉及物业纠纷的案件60余起,同时为物业小区维修资金使用管理、相邻权纠纷化解、业委会运行管理等补齐法治短板、增强法治软实力。两年来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2000余件,建设的“晶晶解忧”个人品牌调解室获得司法部、人民网报道推广。
PART.
03
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石拐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创新思维,探索精准普法的有效路径,推行“一月一主题·普法四季行”法治宣传,从批量生产到量身定制,普法方式实现分众化、精细化;从功能零散到系统合成,普法资源实现集成化、多元化;从各自为战到多元融合,普法主体实现联动化、协同化,把普法宣传融入社会治理、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切实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努力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全民普法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为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来源:包头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