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全省首个“四位一体”功能集成急诊体系在省二医启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4:35 2

摘要:“今天,3500平方米的急诊新病区正式启用,三层楼里把院前急救-急诊门诊-EICU-急诊病房高度集成,病人不用在各个大楼转来转去,大大节省了救治的时间。”9月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举行急诊新病区启用仪式。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表示,

“今天,3500平方米的急诊新病区正式启用,三层楼里把院前急救-急诊门诊-EICU-急诊病房高度集成,病人不用在各个大楼转来转去,大大节省了救治的时间。”9月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举行急诊新病区启用仪式。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瞿红鹰表示,全省首个构建“院前急救-急诊门诊-EICU-急诊病房”四位一体功能高度集成的急诊急救病区,将为区域群众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急诊急救服务,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省二医EICU

高度集成,三层楼分层分区立体垂直管理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省二医急诊新病区规划为三层,一楼集中设置了急诊门诊(诊室),配备抢救室、留观室、动物致伤门诊(含疫苗接种中心)、采血中心和数智化复合手术室;二楼为EICU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设置了11张床位;三楼设置为急诊病房(含30张床位)、急诊办公区和急救科普直播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唐柚青介绍,急诊新病区实施的是分层分区立体垂直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医院急诊平面化布局功能分散、患者跨区转运的模式相比,分层分区立体垂直管理模式无缝衔接“出诊-监护-住院”的全流程,让救治效率大幅提升。

“病人诊疗不用离开这栋楼去做检查或手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观明表示,新病区严格遵照国家发热门诊建设要求完成硬件配置与流程优化,实现“平时”作为急诊救治核心区,“战时”快速转换为传染病应急诊疗单元的功能切换,确保了救治资源的集中高效利用。

另外,省二医急诊新病区启用后,通过建成数智化复合手术室和一体化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急救体系,实现急救设备、信息系统的深度整合。从患者院前接诊那一刻起,生命体征数据即可实时同步至救治团队,打破信息壁垒,变“病人等医生”为“医生等病人”,真正落实“上车即入院”,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一楼输液留观区

全流程管理,为急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急诊新病区启用后,严重创伤、危急心脑血管病、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等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可在急诊科内完成从快速评估、紧急抢救、急诊手术、术后监护、病区康复到出院随访的全流程处置。

无论是动物致伤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快速救治,还是急危重症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急诊新病区以“一站式”服务理念重构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流程,让群众感受到“更近、更快、更暖”的急诊急救服务。

“以往急危重症患者需在多个科室间检查和转诊,容易导致错失黄金救治时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唐柚青表示,急诊新病区构建了高效统一的处置系统,实现了院前车载CT介入、快速处置、多学科诊疗、复合手术、ICU监护、病房康复在同一病区内完成。患者无需在多个科室间转诊,在急诊科即可完成“一站式”处置,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目前在全院范围开展常态化质控,进一步降低了院内绿色通道各环节衔接的时间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李观明党委书记表示,未来,省二医将进一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急医学技术中心(基地),构建紧密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四级创伤中心体系等,并且将人工智能医生及大健康管理平台引入紧急医学救援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准确性。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