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高油酸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07:03 2

摘要:高油酸花生因其油酸高、亚油酸低的独特脂肪酸比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和经济潜力。山东省沂水县凭借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土壤,致力于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以提高当地农业生茶经济效益。地膜覆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减少了土壤中的水肥流失,减少了病虫

山东临沂高油酸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武 伟等

高油酸花生因其油酸高、亚油酸低的独特脂肪酸比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健康价值和经济潜力。山东省沂水县凭借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土壤,致力于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以提高当地农业生茶经济效益。地膜覆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减少了土壤中的水肥流失,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本文总结了该技术,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高油酸花生简介

高油酸花生是通过提升油酸含量而选育的优质品种,油酸含量通常超过 70%,有些品种甚至达到 80% 以上,明显高于普通花生的 40% ~ 50%。同时,普通花生的亚油酸含量30% ~ 40%,而高油酸花生的亚油酸含量则低于 10%,其油酸与亚油酸比值通常达到 7 或更高,相比普通花生的 1.5 ~ 2.0,这种脂肪酸结构明显提高了花生油的抗氧化性和耐储存性,延长了食品加工后的保质期。高油酸花生不仅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还在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血脂方面表现突出。作为一种高需求的经济作物,栽培高油酸花生需要精准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合理的种植密度,以确保其在沂水县的气候条件下实现稳定的高产与优质表现。

2 整地与施肥

播种前进行深耕处理,深度应控制在 25 ~ 30 cm,这样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利于根系的深扎,保证花生的稳健生长。对于土壤贫瘠或结块较重的地块,建议进行旋耕和碎垡处理,使土壤颗粒均匀,避免影响播种密度和出苗率。

另外,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3 m 3 ,配合30 kg磷酸二铵和15 kg硫酸钾,保证土壤中磷钾营养充足,促进花生产量与品质的提升。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依据土壤的实际养分状况合理调整氮、磷、钾的比例,使得营养供给更加精准,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的肥害或养分浪费。在地膜覆盖前,施肥应均匀撒布并混入土壤,确保肥料的有效利用。

3 选种与种子处理

高油酸花生的选种是栽培成功的前提条件,应选择油酸含量稳定在 70% 以上、亚油酸含量低于 10% 的优质品种,如沂水县适宜种植的‘花育 22 号’等高油酸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油脂含量高,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潜力。

种子处理方面,播种前要进行严格的选种和发芽测试,发芽率应达到 95% 以上,以确保田间出苗率和均匀度。对于种子表面的病菌和潜在虫害,建议采用多菌灵和罗马松等药剂进行拌种处理,每50 kg种子加入70%多菌灵800 mL,并浸泡12 h左右。这样可以很好的杀灭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提升幼苗的抗逆性。

4 覆膜播种技术

在沂水县地区的春季播种中,要求播种深度保持在 3 ~5 cm,以确保种子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并减少地表蒸发。株行距建议控制在 15 ~ 20 cm,每亩种植密度为 1.5 ~ 2.0 万株,以保证合理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通风效果。地膜选择以厚度为0.008 ~ 0.010 mm 的白色透光塑料膜最好,能够有效提升地表温度 3 ~ 5℃,加速花生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在覆膜过程中,保证地膜紧贴畦面,避免出现褶皱和漏风现象,能够提高地膜的保温效果,同时防止杂草的生长。机械覆膜时,一次作业即可完成开沟、播种、覆膜和压土等工序,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5 水肥管理

沂水县气候条件多变,水肥管理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精准化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高油酸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花生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差异较大,尤其是针荚期对水分需求最大,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 65% ~ 75%。建议使用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约用水,还能精准控制水分供给。滴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生长期设定灌溉频率,开花期每隔 5 ~ 7 天灌水 1 次,进入结荚期后需要缩短灌溉间隔。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肥料随水滴入根部,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基肥施用应以磷钾肥为主,每亩施入 30 kg 磷酸二铵和 15 kg 硫酸钾,保证土壤中养分的充足供应。生长期内,针对叶面施肥,建议在植株的针荚期和结荚初期进行,每亩喷施 0.2%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50 kg,喷施 2 ~ 3 次,以确保植株光合作用正常,促进荚果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高油酸花生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由于土壤湿度较高,容易诱发叶斑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叶斑病一般在现蕾期开始,使用 70% 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亩喷洒 40 kg,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各进行一次喷施,能控制病情。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和结荚期,每亩可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灌根,每次使用 200 ~ 300 mL 药液,确保药液均匀渗透至根部区域。白绢病应在早期发现时用 50%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喷施,每亩喷洒 40 kg,并加强田间通风,减少土壤湿度,以防病害扩散。

地下害虫如蛴螬和金龟子幼虫会咬食花生根系和果实。播种前,每亩施用 1.5 ~ 2.0 kg 35% 辛硫磷颗粒剂,均匀撒入播种沟内。地上害虫如棉铃虫和蚜虫,可在初期使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亩喷洒50 kg,每隔10~15天喷施1次,共喷 2 ~ 3 次,根据虫害情况适当调整频率,结合诱捕器或其他物理防治手段,确保虫害控制效果。

7 控制徒长与防早衰

徒长现象常见于高油酸花生生长过程中,尤其在水肥管理不当或土壤过于疏松的情况下,植株容易过度生长,影响分枝和结荚,进而导致产量下降。为防止徒长,应在开花结荚期适度减少浇水量,使土壤保持稍微干旱状态,从而抑制植株快速生长。在肥料管理上,开花期后应停止施用氮肥,转而施用磷钾肥,每亩施入 30 ~ 40 kg 过磷酸钙和 10 ~ 15 kg 硫酸钾,以促进结荚。对徒长植株,可使用多效唑等调节剂,每亩 15 ~ 20 g 进行叶面喷施,抑制植株过度生长并增强抗倒伏能力。

早衰一般在生长期后期因肥料不足或病虫害引发叶片过早衰老,影响光合作用。建议在结荚后期喷施 0.2% 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 50 kg,每隔 10 天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 ~ 3 次。同时,加强控水管理,避免积水引发根系腐烂,保持土壤透气性,确保植株健康生长直至收获。

8 收获与残膜处理

高油酸花生的收获时间应根据荚果成熟度和当地气候条件综合判断。当植株下部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荚果网纹清晰、果壳变硬时是最佳收获期,通常果壳内部呈现黑褐色斑点为成熟标志。在沂水县,适宜的收获期为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导致产量或品质损失。建议采用机械化收获,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荚果破损,并降低劳动成本。机械化收获还能确保及时翻耕,便于下季种植。收获后,地膜残留必须及时清理,以防止塑料残膜对土壤造成“白色污染”。使用机械设备集中回收残膜,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不仅能保持土壤透气性,还可改善土壤结构,为下一季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