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七夕,城市灯火如碎银洒落河面,抬头仰望,却再也寻不到那条横贯天际的银河。小时候听长辈讲,织女是王母娘娘最灵巧的外甥女,日日织出云霞万丈;牛郎只是人间一个放牛的穷小子。两个本不该相遇的人,却在一眼之间,把彼此刻进了余生。于是天河阻隔,天规如铁,一年只许一
又是一年七夕,城市灯火如碎银洒落河面,抬头仰望,却再也寻不到那条横贯天际的银河。小时候听长辈讲,织女是王母娘娘最灵巧的外甥女,日日织出云霞万丈;牛郎只是人间一个放牛的穷小子。两个本不该相遇的人,却在一眼之间,把彼此刻进了余生。于是天河阻隔,天规如铁,一年只许一次鹊桥相会。可这真是悲剧吗?三百六十四个长夜的思念,只为在七月七日将“我爱你”说尽。若日日相见,或许早已忘了相思的滋味。原来七夕讲的不是离别,而是纵然相隔光年,仍有人在默默守候、悄悄爱着你。
这世间,并非每个人都能在一开始就遇见那个对的人。有些人正经历着爱而不得的煎熬,有些人正承受着永失所爱的痛楚。若此刻的你,正捧着一颗被过往揉皱的心,请别忘了翻过这一页——在岁月的长河中,多少人寻寻觅觅,伤痕累累,却在绝望的转角,遇见了一生的惊喜。
唐代才女薛涛,少年入乐籍,与元稹一见倾心。可元稹终究要回长安,娶世家之女,留下一句“来年花开再聚”,便杳无音信。薛涛褪去红裙,换上道袍,在浣花溪畔制笺度日。十二年光阴,她把相思裁成“薛涛笺”,却将期盼深埋心底。直到那年,小她十岁的诗人元夕之来到成都。每日将新诗投入她的竹筒,她只回一句“字太嫩”。可次日清晨,院中石桌已磨好一池墨,旁附纸条:“字嫩可练,心真难改。”一年后,薛涛还俗,与元夕之在溪头开起小小书肆。她制笺,他抄诗;她年华渐老,他风华正茂。原来,被诗人辜负,是为了让她遇见一生为她磨墨的人。
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夜,英国姑娘艾琳收到未婚夫詹姆斯的最后一封信:“明晨抢滩,若我未归,愿你另嫁。”两周后,阵亡通知抵达。艾琳将婚纱剪成绷带,奔赴前线救护。1945年5月,她随军进入德国战俘营,为伤残德军包扎。一个雨夜,角落里憔悴的战俘弗里茨递来一朵皱巴巴的野蔷薇——那是他在战壕里藏了三个月的种子,只为“若还能看见阳光,就送给第一眼见到的善良人”。艾琳收下花,也收下了这段被世人反对的爱情。十年后,英格兰南部多塞特郡,一座名为“James & Fritz”的玫瑰农场悄然盛开。艾琳说,詹姆斯教会她勇敢,弗里茨教会她原谅。战争夺走她的初恋,却让她遇见为她种满玫瑰的“敌人”。
1920年,湘西凤凰,苗族姑娘张兆和收到老师沈从文的第37封情书,只回一句:“我讨厌你。”沈从文黯然离湘赴京,却在四年内写下三百封书信,每封末尾都写着:“三三,我仍是那个在沱江边上为你撑船的‘二哥’。”第301封信,无一字,唯有一张手绘车票:凤凰—北京,单程。张兆和终于北上。新婚夜,她问:“若我再拒绝一次呢?”沈从文答:“那我就再写第302封,寄给八十岁的你。”后来,历经战乱、动荡、病痛,沈从文始终为她留着那艘“文字的小船”。张兆和晚年整理《沈从文全集》,在扉页写下:“我曾讨厌你,你用一生证明,讨厌也会发芽,长成喜欢。”
七夕的星空下,有人秀恩爱,有人寻爱,也有人以为自己早已不配被爱。但请相信,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也许你刚被删除微信,也许你刚撕掉婚纱照,也许你在深夜自问“是不是不配被爱”。但请记住:那些看似错过的、失去的、被抛弃的、被辜负的,或许都是命运在悄悄为你调转船头,引你驶向更辽阔的海域。未来的路上,总会有人为你点亮灯火,为你种下玫瑰,为你磨好一池墨,为你写下跨越半生的情书。把那条断裂的桥,留给过去;把那颗仍在跳动的心,交给未来。愿你始终相信:错过错的,才能遇见对的;曾被辜负,终将被温柔环抱。
在淄博的街头巷尾,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有人在默默书写属于自己的温暖故事。烟火人间,总有光在等你。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