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随时移,尽管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相同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同一处集聚,迸发出旺盛的经济发展源动力,这是AI大时代背景下,所有城市都在思考的命题。
作者 | 由仪
编辑 | 阿文
当古老丝路的驼铃,化作AI创新的洪流,这便是古都西安正在发生的时代叙事。
两千年前,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人张骞自此出发,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古丝绸之路,商队络绎不绝,丝绸、瓷器与文明传向世界。
事随时移,尽管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相同的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同一处集聚,迸发出旺盛的经济发展源动力,这是AI大时代背景下,所有城市都在思考的命题。
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这个角度而言,AI恰恰扮演了“新组合”的变量角色,然而多数人都知晓AI是具有革命性的通用技术,却很少有人明白该如何将AI融入现有的生产体系,创造出AI时代的生产函数。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上线三年余,完整经历了大模型产业迄今为止发展的全过程,与其他智算中心不同,卖算力不是该中心的首要任务,四大生态平台覆盖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如何以AI算力为纽带,构建起技术、产业与人才共生的创新生态,炼就数字经济时代的AI生产力,西安答案呈现在前。
算力服务,人工智能的“补给站”
如同古代丝路驿站为商队提供物资补给,西安智算中心通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平台之一,拥有500P AI算力,8P HPC算力,为西北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普惠算力。
2024年,该中心的雁塔智算大模型训推一体化平台入选陕西唯一未来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应用,并在25年2月正式部署DeepSeek,实现“即开即用”。
“DeepSeek火爆之后有几个痛点,包括算力成本比较高,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压力比较大,但是他们也很想接入和运行DeepSeek”,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发展中心首席运营官张云鹏表示。
他说,中心智算平台已全面适配DeepSeek所有的大模型,从满血版、顶配版到蒸馏版,参数覆盖7B、8B、14B、671B等,中心具备完善的服务优势,专业技术团队提供支撑,覆盖整个模型部署,调优和迭代的全过程。
企业可以灵活选择租用算力或者私有化部署的方式,也可选择DeepSeek+外挂支持库的方式,按照Tokens计费或者按照卡时计费。中心已经通过三级等保认证等标准,企业无需担心数据安全与合规。
昇腾通过全栈软硬件协同实现模型训练效率跃升及成本百倍优化,驱动企业从通用场景到核心业务全链条升级。据悉,该中心的算力利用率平均超过90%,既能支持主流大模型的训练、微调等需求,也可帮助当地企业打造行业大模型,以及开展自己的应用场景实践。
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的“慧通大模型”,是落实教育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自主研发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大模型。它集成了1200万余教学资源、1.2亿学生数据及487项学校规章制度,基于671B参数DeepSeek模型调优性能,精准响应教学答疑、学情分析、政策咨询等需求。
通过西安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中心的算力资源整有序和高效地开放给当地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解决当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智能化转型的算力需求和服务问题,而且相当比例的算力是以社会性、公益性的普惠算力对外输出,辐射西安当地乃至全国的创新主体。
应用创新,技术贸易的“集市”
智算中心不仅是算力提供者,更是创新成果的“孵化器”,通过“应用创新孵化平台”,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业解决方案,就像丝路集市汇聚四方商品、互通有无,创造出新的产品。
人工智能深入千行万业,必须以场景为依托。西安的优势产业包括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交通、网联车等,政府编制了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机会清单,面向人工智能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进行公开发布,鼓励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竞争性和先导性应用开发和场景试验,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做商用转化、形成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
如此,西安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带动当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To C场景包括智能对话、短文创作、图片生成,企业场景包括办公、编程、营销、设计、搜索等,都有不少应用实践,运营商、金融、医疗、矿业、传媒、生物医药、政务等各个行业都已广泛使用。
典型应用包括:通过“AI+文旅”技术,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创作;联合高校开发的流体力学大模型,应用于国产大飞机仿真设计。
以陕西文投为例,作为省属文化龙头企业,陕文投实现了陕西文旅数据底座、AI文旅垂直大模型应用平台、全国旅游资源交易平台、短剧全产业链平台等创新项目。
AI伴游助手、数字人导览等智慧服务,春节AI短视频曝光量超10万次,陕文投打造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运用AI换装、光影交互技术再现盛唐市井烟火,成为全国文旅现象级IP,背后离不开应用创新的力量。
产业集聚,数字经济的“枢纽效应”
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因贸易而繁荣,西安智算中心通过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吸引了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具有西安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大模型或者人工智能产业,本质上是一个生态型产业,其发展依赖于多种要素协同和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动态演进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典型的算力、数据、算法为例,西安智算中心提供了算力,DeepSeek提供了开源模型,数据质量很大程度影响应用效果。
筑巢引凤也是智算中心的重要使命,智算中心聚合了人工智能链上的各类公司,包括算法公司、数据处理公司、行业集成公司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促进西安当地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产业的聚集还需要考虑企业多方面的经营诉求,西安当地建设了配套园区,并联合人工智能头部公司建立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等生态运作组织,通过生态创新中心企业交流、初创孵化、技术赋能、人才培训、技术方案对接、产业推广等活动,针对园区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吸引和招募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入驻园区,从而促进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已在西安市注册并落地的企业包括陕西元翌、中科视语、中科弘云、云问网络、深度智谷、安擎科技等头部人工智能企业,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明显。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城市AI文化的“传承者”
丝绸之路最初因丝绸贸易而得名,但它所承载的远不止于此,不仅促进了沿线各国的商品流通与经济繁荣,更是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类似地,智算中心通过“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了技术共享与人才共育。
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指出,以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聚焦重点工业场景需求和智能产品供给,布局人工智能通用和行业大模型,实施“强基、创智、赋智、聚智”四大行动,夯实技术底座,加强主体培育,优化产业生态,将陕西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
当智算中心依次布局了算力、应用和产业的创新,将AI力量长久留在西安的关键因素,取决于能否有源源不断的产业人才。放眼全国,在AI技术革命的当下,新一轮的城市抢人大战足以说明,人才密度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西安本地不乏AI产业人才,西交大、西电等高校每年的毕业生流向了北上广深等城市,当西安本地也有了足够的产业环境,未尝不能将更多人才留在本地,形成一个AI产业的闭环,把人才留在西安。
智算中心也打造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结合西安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一批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创新科研组织,基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充沛算力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和关键人才的培养。
后记
西安智算中心的实践,重新定义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内涵——算力取代驼队,数据流转替代货物贸易,算法模型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者”。
这座“数字丝路”上的枢纽,不仅为西安、陕西乃至西部数字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更以“政产学研用”闭环机制,构建起技术、产业与人才共生的创新生态。未来,随着大模型的产业化落地与更多新质生产力相关场景的拓展,西安有望成为全球AI创新版图中的“长安城”。
来源:TechFor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