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噪音扰民的维权攻略(2025年新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00:22 1

摘要:噪声主要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中,改装机动车,以轰鸣、急驶的方式造成噪声污染、机动车未按规定使用喇叭的、居家产生的噪声(如使用家电、乐器以及进行其它家庭场所活动)、广场舞噪声等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监督管理。其它类型的噪声污

噪声主要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中,改装机动车,以轰鸣、急驶的方式造成噪声污染、机动车未按规定使用喇叭的、居家产生的噪声(如使用家电、乐器以及进行其它家庭场所活动)、广场舞噪声等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监督管理。其它类型的噪声污染由其它职能部门负责。

针对邻居产生的噪音应该怎么处理?

生活中邻居产生噪音的标准并不是觉得很吵就认定为噪音,法律对于噪音有明确的规定:

报警不管用的原因是什么?

警察出警时,若噪音已停止(比如你报警时邻居刚好不吵了),或没带专业设备测分贝,就无法出具“噪音超标”的书面证明。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只有“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且“警告后不改正”的,才能罚款(200-500元)。如果是偶尔一次噪音(如搬家、偶尔楼上有动静),警察只能调解,无法处罚。

第一步 固定证据

噪音的录音录像:可以用手机录音录像,也可以购买分贝测试仪同步测分贝(需显示时间、地点、分贝值)注意:录音录像要对噪音的持续时间、噪音来源于何处有清晰的指向。

时间记录:统计噪音发生的具体日期、时间段(如“3月10日23:30-00:15”“3月11日00:05-00:40”),标注次数。

证人证言:找同楼层邻居、物业工作人员作证,证明该邻居产生的噪音长期存在。

沟通记录:保留与邻居沟通的微信记录、短信、录音等,证明我方已经友好协商。

投诉、报警记录:向物业、街道、社区、派出所投诉的记录,证明我方已通过第三方调解。

监测记录:拨打12369电话,要求生态环境局来家做上门监测,出具《环境噪声监测报告》,或者聘请专业的噪声监测机构作出专业的监测记录

医疗记录:如果因噪音导致失眠、焦虑,保留就诊病历和诊断证明。

如果邻居拒不配合整改,可以起诉到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起诉前需要准备:

起诉状(具体诉求:要求法院判令立停止噪音侵害,如夜间演奏乐器、播放音乐等);

证据材料(录音、分贝记录、监测报告、医疗记录、证人证言);

身份材料(你的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租房合同复印件、邻居的身份信息)。

法院会怎么判?
根据《民法典》第288条(相邻权)、第1165条(侵权责任):

若证据充分,法院会判决邻居“停止噪音侵害”(如安装隔音地板、限制夜间活动时间、敲打墙壁等);

若噪音导致你精神损害(如失眠、焦虑),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噪音导致的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遭遇到邻居恶意或持续的噪音污染,沟通无效后,起诉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避免以暴制暴,依法维权,捍卫宁静家园。

本文提供的是基础性法律信息参考,无法替代专业律师针对您个人情况的详尽咨询。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也是千差万别,建议各位在采取任何法律行动前,务必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获得符合您具体需求的法律意见和诉讼策略。

来源:太原李律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