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网信工作最新举措,掌握行业前沿动态!《中国网信》杂志开设“网信周报”栏目,汇总一周网信资讯。本期摘选3月15日至3月22日资讯,跟我们一起关注。
了解网信工作最新举措,掌握行业前沿动态!《中国网信》杂志开设“网信周报”栏目,汇总一周网信资讯。本期摘选3月15日至3月22日资讯,跟我们一起关注。
本周看点
■ 中办、国办: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实施一周年 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
■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公布10起典型案例
■ 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系列专题活动暨首站“智造福建”走访考察活动在福州启动
■ 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 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政策动向
中办、国办: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对存在食品安全严重违法情形的平台依法处置。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新华社)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据悉,为了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出台《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处理规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规范、监督管理职责等作出了规定。(中国网信网)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实施一周年 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3月22日,国家网信办出台实施《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规定》出台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月均受理数量下降约60%,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月均备案数量下降约50%,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预期效果基本实现。(中国网信网)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
3月19日,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标准周”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据悉,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涵盖高质量数据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关系到人工智能、数据流通利用、智慧城市等产业行业的发展。(央视新闻)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公布10起典型案例
3月18日消息,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紧盯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信息使用等关键环节,重拳捣毁一批个人信息交易平台,全年共侦破相关案件7000余起,公布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起典型案例。(公安部)
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系列专题活动暨首站“智造福建”走访考察活动在福州启动
3月18日,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系列专题活动暨首站“智造福建”走访考察活动在福州启动。据悉,2025年,中央网信办将联合有关中央部委、有关省(区、市)党委网信办举办24场活动,广泛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汇集高质量发展力量,在网络空间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中国网信网)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亚太峰会新闻发布会
3月17日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将于4月14日至15日在香港召开。本次亚太峰会以“数智融合引领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金融”“数字政府与智慧生活”等议题举办分论坛,为亚太地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中国网信网)
2025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申报启动
3月18日消息,为鼓励全球各方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征集各方践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的丰硕成果和生动实践。每年由全球各领域权威专家评选出约12项精品案例,将在乌镇峰会现场发布,约60项优秀案例收录于《案例集》。目前,2025年实践案例的征集工作已全面展开。(世界互联网大会)
行业前沿
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3月20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新华网)
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3月17日消息,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总体运行平稳,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数字产业重点监测的核心指标中九成以上实现同比提升。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别增长3.8%和8.0%,占比分别为59.6%和40.4%。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数字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数达206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信微报)
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标注规模再创新高
3月19日,据国家数据局公布,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河北保定和山西大同,数据标注总规模达到17282T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6倍左右。(央视新闻)
微信发布《关于处置违规荐股行为的公告》
3月17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处置违规荐股行为的公告》。《公告》指出,平台发现部分运营者在自身不具备专业资质为他人提供荐股服务,或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诱导用户进行投资及实施诈骗的行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
地方动态
北京加快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3月20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举行。据悉,北京加快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高水平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培育数据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服务及数据产业发展体系。(人民网)
天津市“海河净网2025”2月份网络生态治理成果通报
3月21日消息,2025年2月,天津市委网信办持续深入开展“海河净网”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围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房地产领域虚假和不实信息”“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方面开展集中整治。天津市各级网信部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清理各类有害信息49027条、平台依据用户服务协议处置违规账号25834个。(网信天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3月17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AI融合赋能。鼓励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行业企业深耕垂直领域,评选一批性能先进的细分专用模型并给予补助。发挥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作用,支持大模型企业设立产业生态基金。(央视新闻)
2025年2月贵州省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5万余条
2025年2月,贵州网信系统自主巡查和受理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7000余条,属地重点网站受理举报信息8000余条,共计1.5万余条。其中,受理侵权类举报信息10余条,色 情、赌博、低俗等网络生态类举报信息400余条。(网信贵州)
珠海市征求意见: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设立总额最高3亿元的“模型券”
3月19日,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征求《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设立总额最高3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使用大模型的成本。(澎湃新闻)
国际视野
OpenAI升级其转录及语音生成AI模型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宣布,将全新转录及语音生成AI模型引入其API接口,并称这些模型相较此前版本有所提升。OpenAI称,其新型文本转语音模型gpt-4o-mini-tts不仅能呈现更细腻逼真的语音效果,相比前代语音合成模型还具备更高“可控性”,开发者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该模型调整发声方式。(界面新闻)
来源:精彩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