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创稳|“遂烽警务”拼图“沙州红哨”瞭望千年驼铃声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05:20 1

摘要:烽燧,是古代边防烟火为号、驼铃为声的“预警站”,守望着千年敦煌。如今,刻在骨子里的坚强血脉和千年基因依然在酒泉敦煌市公安局沙州派出所延续着。作为守护敦煌“丝路会客厅”的核心力量,自1970年成立以来,沙州派出所始终以“红哨立沙州·烽燧守平安”为践行宗旨。在辖区

烽燧,是古代边防烟火为号、驼铃为声的“预警站”,守望着千年敦煌。如今,刻在骨子里的坚强血脉和千年基因依然在酒泉敦煌市公安局沙州派出所延续着。作为守护敦煌“丝路会客厅”的核心力量,自1970年成立以来,沙州派出所始终以“红哨立沙州·烽燧守平安”为践行宗旨。在辖区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6名民辅警以赤诚为笔、以担当为墨,默默守护着3.2万余名群众、1.8万间房屋、7300多家单位的日常安宁,护佑着日均3万人次往来游客的旅途平安。

2025年7月,人流如织的敦煌沙州夜市

“沙州红哨”联动“烽燧民情驿站”

城市最温暖的坐标

在沙州夜市人声鼎沸的核心区,一座24小时不打烊的“烽燧民情驿站”成为游客心中最温暖的坐标。这里不仅是党员民警践行初心的前沿阵地,更是“沙州红哨联勤宣防队”联动群众的纽带。驿站内,失物招领柜里整齐码放着游客遗落的手机、证件,应急医疗包中的绷带、消毒液随时待命,墙角的饮水机永远冒着热气——这些细节背后,是沙州派出所对“党建引领警务”的深刻诠释。

沙州夜市巡逻警力正在仔细答复游客咨询

驿站创新组建的“沙州红哨”联防力量,让红色堡垒扎根群众之中。“红哨”党员民辅警带头亮明身份,胸前的党徽与警号交相辉映,在巡逻中主动回应游客咨询,在纠纷调解中亮出党员承诺,确保紧急情况时“1分钟响应、3分钟处置”;商户志愿者穿上统一的红色马甲,在经营间隙留意异常情况,遇有游客求助第一时间上前协助,形成“店铺即岗哨、商户即哨兵”的鲜活局面。

如今,这座不足20平方米的驿站,年均接待游客咨询求助5000余次,帮助找回失物300余件,调解纠纷120余起,真正成为“游客触手可及的平安守护”。

古燧防线依托立体防控

夜空中最亮的眼睛

当古丝路的烽燧狼烟化作现代科技的数据流,沙州派出所构建的“古燧+科技”立体防控体系,正在为千年敦煌装上“智慧天眼”。在沙州夜市入口处,崭新的智慧岗亭如同守望的烽燧,几十处高清摄像头如同延伸的视线,所有数据实时汇入“烽燧预警平台”,形成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尤其是夜市南北门智慧天眼可实时监测客流密度,综合应用于实战,科学调动警力资源,有效分流疏导,应对突发状况。

智慧岗亭值守民警正在喊话分流

无人机巡逻已成为沙州派出所的“空中尖兵”。在敦煌夜市、沙州食驿等重点区域,无人机每天开展巡航,高清镜头实时传回人车流量数据,为警力部署提供精准依据。遇到突发情况,无人机搭载的高音喇叭能及时播报警示信息,展现了“空地联勤”的高效协同。据统计,科技赋能使沙州派出所的突发事件响应时间缩短40%,游客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烽燧”力量嫁接中心平台

守护的火种传递到每个角落

“警官,楼上又往下泼水了。”“楼下饭馆的油烟味太呛人,窗户都没法开……”这类邻里纠纷警情曾是沙州派出所的“常客”。面对这种警情,沙州派出所改变“接警即处警”的传统模式,创新“实地看、当面谈、合力办”工作方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公安力量单打独斗的局面。依靠综治中心平台,联合各方力量,构建起全域联动的治理共同体,建立起多元协同的矛盾纠纷治理平台,让守护的力量延伸到每个角落。

沙州夜市执勤警力正在开展联合巡逻

“以前遇到跨领域矛盾,民警往往‘单打独斗’,现在有综治中心搭平台,将警调对接室入驻综治中心,为民警第一时间统筹多方力量,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防、矛盾共调。”这是沙州派出所所长樊国洋发自内心的感受。

今年7月,风情城餐馆与住户因油烟问题一个月内五次报警,民警带双方现场勘察后,协调商户上移排烟口并加装防倒灌弯头,联系社区、城管解决改造费用,三天内化解纠纷,楼上住户主动道歉,商户在业主群晒新设备照片,双方握手言和。

从烽燧驿站的红色堡垒,到智慧警务的科技防线;从警网融合的协同机制,到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沙州派出所用创新实践诠释着“红哨立沙州·烽燧守平安”的誓言。未来,沙州派出所将继续深耕文旅警务品牌,让每一位踏上丝路的游客,都能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平安的守护、文化的浸润与服务的温暖,让平安的回响,永远飘荡在敦煌的星空下。

来源:甘肃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