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细究谋思路 文旅融合促发展】栾川文旅产业调研报告成果展示(第三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7:06 2

摘要:2025年暑期,栾川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游客接待高位运行,景区、乡村旅游点客流量大幅增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洛阳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探索适合我县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激发文旅干部成长活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在落实“两高四着

编者按:2025年暑期,栾川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游客接待高位运行,景区、乡村旅游点客流量大幅增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洛阳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探索适合我县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激发文旅干部成长活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在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上做表率,县文旅工作专班办公室(县文广旅局)组织青年干部围绕游客关注的旅居生活、文化服务、民宿体验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3期,现予以摘编刊发。

栾川县民宿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民宿是农文旅融合的有效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重要助推器。为系统掌握栾川民宿产业发展现状,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东有莫干山,西有老君山”民宿产业发展格局,县文广旅局于2025年7月开展专项调研。调研聚焦游客需求与民宿主经营现状两大维度,采用"问卷+深度访谈"双轨制,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民宿主82份、游客116份),深度访谈代表性民宿主46位,形成专题报告如下:

一、产业概况

全域旅游战略下的特色产业:截至2025年7月,全县拥有精品民宿306家,客房3876间,床位6823张,形成重渡沟、老君山、龙峪湾、县城四大集聚区,带动就业1119人。产业年综合收入4.5亿元,均价480元/晚,节假日入住率超70%,已培育省以上等级民宿11家,其中:省级五星级民宿5家、省级四星级民宿4家,国家乙/丙级民宿各1家,成功引进宿联、大乐之野、开元观堂等知名品牌,展现出集群化、高品质发展潜力。

(民宿展示:云上白岩山村民宿)

01游客需求(体验升级与痛点并存)

1.客群特征。

地域结构:省内游客占比68%(郑州、洛阳合计45%),省外以山西、湖北等邻省为主(30%),京津冀游客占比2%。

客源结构:18-45岁中青年群体占比83.6%,家庭亲子游占比52%,呈"周边为核心、中青年为主客群、亲子家庭型出游"特征。

2.选择偏好与动机。交通便利性(78%)与价格性价比(52%选择300-500元/晚)为首要考量,25%游客转向体验驱动型消费(如手工染艺等特色活动)。

3.满意度与痛点。整体评价来栾游客满意度达86%,但凸显五大问题:

一是体验同质化,21%游客反映项目缺乏特色;

二是环境卫生短板,25%游客关注外部公共环境整洁度;

三是配套不足,35%游客反馈夜间活动匮乏,28%游客反映停车难,22%游客指出景区WiFi信号弱;

四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5%游客提及消防设施不足(如疏散标志缺失、灭火器过期),部分山林民宿未设防火警示;

五是文化体验浅表化,文化体验深度不足,部分游客反映"栾川味道"仅限餐饮,未延伸至制作过程互动。

02产品供给(多元模式与结构性挑战)

1.经营特征。以自有农房经营为主(占75%),租赁集体资产(占23%)和代运营(占2%)为补充。投资与运维方面,自有资金占比61%,合伙人共同筹资的占比19.74%,其他主要是银行贷款;维护投入意愿多在1-5万元/年(占比91%),其中1-3万占41%,3-5万占50%,超5万占9%。且风险意识淡薄,77%民宿主投保公众责任险,23%因险种不了解或保费过高未投保。

2.市场定位与营销。中端舒适型占52%,高端精品设计型占37%,特定主题型占11%。营销过度依赖OTA平台(携程/美团占60%,佣金8%-13%),自媒体(抖音/小红书占比25%)和口碑回头客(占5%)潜力未释放,新媒体引流可提升节假日预订率45%。

3.盈利压力与成本。价格战内卷(68%)、季节性波动(47%)、市场需求不确定性(33%),且人力成本(清洁、工资)占比27%,综合成本(人工/布草/清洁/平台佣金)占比38%。

4.核心诉求。民宿主营销能力薄弱,73%民宿主缺乏新媒体运营能力;人才与管理短板日益突出,37%亟需特色化服务培训及专业管理指导。

(民宿展示:柏悦·揽山民宿)

三、存在问题01同质化困局挤压生存空间

68%民宿主受困价格战,21%游客吐槽体验雷同;因在地文化挖掘浅、转化能力弱,供给增长与个性化需求不匹配;造成利润压缩削弱升级意愿,形成低质低效循环。

02营销乏力限制品牌势能

73%民宿主过度依赖OTA高佣金渠道,自媒体与口碑潜力未释放;个体经营能力有限,受传统小农经营模式影响,缺乏区域公共品牌支撑;造成获客成本高,淡季引流难,高端客群触达受限。

03专业化人才短缺制约品质提升

游客诟病卫生、安全、体验深度,民宿主抱怨人力成本与管理耗时;同时民宿经营者对民宿底层服务逻辑认知不够,培训体系缺位,部分业主能力待提升;造成行业吸引力低,服务质量参差,运营效率低下,特色体验难以深化。

四、意见建议

破局路径:差异化、品牌化、专业化三轨并行。栾川民宿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但需系统性破解同质化、营销短板、人才短缺三大瓶颈。建议以“差异化塑造、品牌化引领、专业化运营”为核心路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推进产品创新、营销升级、人才培育、环境优化四大工程,推动栾川民宿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

01精准定位破解同质化

一是开展区域主题规划。科学编制《栾川民宿差异化发展规划》,按片区明确核心主题,老君山片区依托道教文化与地质景观,主打“避暑康养+地质研学”主题,开发森林疗愈、星空观测等特色产品;重渡沟片区立足水韵竹乡资源,突出“非遗手作+溪流体验”主题,引入扎染、竹编等传统技艺工坊;龙峪湾片区结合森林生态优势,聚焦“科普研学+生态探险”主题,设计动植物观察、野外生存等课程;乡村田园片区(含县城及其他区域)围绕农耕文化与亲子需求,强化“田园体验+亲子互动”主题,打造农事采摘、萌宠喂养、亲子乐园等场景。

二是开展分级分类评价。在现有“叶级”标准基础上,细化四大评价维度并设置动态奖项。从设计维度评选“最佳建筑美学奖”“最创意空间奖”;从文化维度评选“非遗传承示范民宿”“在地文化体验标杆”;从服务维度评选“星级管家服务民宿”“亲子友好标杆民宿”;从体验维度评选“最受欢迎研学基地”“最佳夜游场景民宿”,定期发布“栾川特色民宿主题榜单”,形成差异化标识体系。

三是推动集群联盟发展。鼓励邻近民宿组建“微集群”,建立三项合作机制。资源互惠:共享厨房、会议室、停车场等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客源互送:联合设计“民宿+景区”通票,推出集群专属套餐;联合营销:以片区为单位策划主题活动(如重渡沟“非遗文化季”、龙峪湾“森林探险节”),实现区域性互惠共赢,提升栾川民宿整体吸引力。

02全域营销构建品牌势能

一是打造公共品牌IP。统一推广"伏牛山居·栾川美宿"品牌,策划“春耕寻味·山居年俗”、“清凉栾川·山居夏梦”、“秋韵非遗·山居雅集”“冰雪奇缘·温泉美宿”等年度主题活动。

二是赋能新媒体营销。联合抖音、小红书开展实战培训(内容创作、短视频、直播、用户运营),推广“民宿管家故事会”、“民宿主理人Vlog计划”、“游客体验日记计划”等模式。

三是优化渠道与降本。深化OTA合作,争取携程(8%-13%佣金)、美团(6%-10%佣金)优惠资源包;发展直销平台,建设“栾川民宿”官方小程序,降低佣金依赖;拓展B端资源,充分发挥民宿协会作用,通过聚合房源、整合资源、包装产品、策划线路等,对接企业团建、研学机构,拓展客源;激发裂变口碑,实施“老客推荐奖励计划”,对优质点评给予折扣或赠品。创新淡季产品,开发“民宿+景区/温泉/年俗/静修会/非遗手作”组合产品,精准投放康养、团建客群。

03人才兴宿夯实服务根基

一是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整合国铁、人社、工会、文旅等部门资源,构建民宿管家阶梯式培养体系。基础层突出服务保障,开设“民宿管家实训班”,推行服务资格认证,涵盖客房服务、餐饮基础、安全卫生等;专业层突出运营管理,提供“民宿主研修班”(财务管理、危机处理)、“体验策划师”专项培训,设“栾川民宿英才计划”引进外部人才;文化层突出在地传承,挖掘本地非遗传承人、手艺人作为“文化导师”,提供深度导览和技艺传授。

二是搭建对标交流平台。每年选派20名民宿主分批赴莫干山、江浙、四川等地考察,集中学习莫干山高端民宿集群运营模式、“洋家乐”品牌打造、全域旅游整合经验,学习江浙(安吉)业态创新(露营、村咖)、“微改精提”农家乐升级,学习四川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如道明竹编)、文化主题饭店打造、政企合作模式。

三是强化知识与模式输出。设立“民宿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培训补贴、游学资助、课程开发等,确保人才培育体系可持续运转。选拔10名优秀民宿主、文化导师组成“栾川民宿智库”,开发《栾川民宿运营手册》《非遗体验标准化流程》等教材,推广“栾川民宿管理模式”,提供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流程咨询服务。

04优化环境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攻坚痛点,在老君山、重渡沟等民宿集聚区和陶湾、叫河、三川等乡村旅游点规划生态停车场,引入智能停车系统,缓解节假日停车难问题,并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丰富业态,引入“山居夜话”文化演出(如栾川曲艺、非遗故事会)、“手作工坊”夜间体验(如扎染、陶艺),配套星空观测、露天电影等活动。在鸾州渡、凤凰天街、老君山地质广场打造集聚本地小吃、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的“伏牛山夜市”;提升环境,结合乡村建设,推行“民宿+社区”环境共治模式,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制,鼓励民宿主与村民共同参与外围环境维护。

二是加大金融与保险支持。持续开发“民宿贷”等普惠产品,推广综合民宿保险(涵盖财产、责任、停业损失等),普及保险知识。

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强化行业监管,严厉打击无序价格战和虚假宣传;在暑期旅游旺季,每月发布"民宿质量红黑榜",对连续3次检查合格的民宿授予"质量示范户"称号并给予宣传推荐,对问题民宿公开曝光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者纳入信用黑名单。制定《栾川民宿安全管理规范》,常态化开展消防、食品安全检查和培训,建立市场监管、文旅、卫生、消防等部门应急联络机制,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将栾川民宿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安全、放心、舒适的民宿品牌!

(民宿展示:竹隐山房民宿)

来源:全景栾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