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No.8 刘氏起源丨尧帝血脉 → 御龙一族 → 赤帝汉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5 12:00 2

摘要:之前和大家聊过姓氏起源、郡望、传承等相关的文章,很多读者在后台催更:“怎么还没写刘姓?”“刘氏什么时候讲?”这个全球一亿多人共用的大姓,在史书里创下过两个“70”的纪录:一是中国历史上出过70多位刘姓皇帝(从汉高祖到南汉末帝);二是如今每70个人里就有1位姓刘

之前和大家聊过姓氏起源、郡望、传承等相关的文章,很多读者在后台催更:“怎么还没写刘姓?”“刘氏什么时候讲?”这个全球一亿多人共用的大姓,在史书里创下过两个“70”的纪录:一是中国历史上出过70多位刘姓皇帝(从汉高祖到南汉末帝);二是如今每70个人里就有1位姓刘的亲友同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既出过开国帝王、又遍布街头巷尾的传奇姓氏。

一、炎黄子孙、尧帝血脉

刘氏的祖先可以追溯至五帝之一的尧。尧姓伊祁,是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儿子。尧最初被封为唐侯,在舜帝时代,又封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尧的子孙以国为氏,成为最早的唐氏族群。到了夏代,丹朱的子孙刘累,负责为当时夏朝天子孔甲驯龙,因功被封为“御龙氏”(注1:《左传》记载:“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事孔甲,赐氏曰御龙。”)

尧帝像

后来,刘累豢养雌雄二龙中的雌龙死亡,刘累将该龙制成美食献给天子孔甲食用,孔甲食后向刘累再次索要,刘累因害怕龙死的事情被孔甲发现而逃往鲁县,有些文章或网站称此鲁县为山东曲阜,然而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根据西晋杜预对《左传》所注:“鲁县,今鲁阳也,属南阳郡。”此鲁县即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这片土地,刘累最初改成“丘”,人称“丘公”,后改称“刘累”(不知道他之前叫什么,只知道是御龙氏),之后刘累子孙改姓为刘氏,在鲁山县繁衍生息,成为了最早的刘氏族群。

二、汉人改姓、因功赐姓

和其他大姓一样,刘姓也存在改姓、赐姓的情况,下面举一些最为耳熟能详的例子。一是战国时期,部分同为御龙氏刘累后裔的范氏、士氏为避祸改姓刘(如晋国大夫士会后代)。二是楚汉战争期间,项羽叔父项伯因鸿门宴救刘邦有功,被赐姓刘(《史记·项羽本纪》),其后裔形成“项改刘”支系,今安徽、江苏部分刘氏族谱仍保留“项刘同宗”记载。三是《后汉书》记载,王莽篡汉后,部分刘姓皇族为避祸,取“卯金刀”中的“金”,改姓“金”,光武帝再造大汉后,允许复姓,期间出现其他姓氏的群体,为攀附皇族,趁机改姓刘的情况(《东观汉记》提及朝廷曾核查此类冒姓)。四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政权赐功臣庞巨昭、何词等人姓刘,形成岭南“赐姓刘氏”。

项伯剧照

三、少数民族融入刘姓

(一)匈奴与鲜卑。最为著名的是汉武帝赐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姓刘,其后裔成为甘肃武威刘氏重要分支(《汉书·金日磾传》)。十六国时期,南匈奴贵族自诩“汉室之甥”,冒姓刘,其佼佼者如刘渊(冒顿单于后裔),建立了汉赵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独孤氏改汉姓刘,成为洛阳刘氏重要来源(《魏书·官氏志》)。

金日磾(读音金密滴)像

(二)契丹与女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仰慕汉高祖刘邦,将耶律氏译姓为刘(如耶律倍改称刘倍),今东北部分刘姓源于此。金朝时期,女真“移剌氏”汉化改姓刘,形成河北、山东刘姓支系。

耶律阿保机像

(三)蒙古与满族。元朝蒙古人刘哈剌不花家族因功赐姓刘,后裔融入山西大同一带。清朝满族伊拉里氏、宁古塔氏部分分支改姓刘,今北京、辽宁多有分布。

四、刘氏在古代的政Z影响

聊刘氏,当然要聊帝王。开篇曾提到,刘姓出过70余位皇帝,共建立过包括刘邦建立的西汉,刘秀建立的东汉,刘备建立的蜀汉,刘渊建立的汉赵,刘裕建立的宋,刘知远建立的后汉……耶律大石(汉名刘大石)建立的西辽。因篇幅关系及前人阐述颇多,本文不再赘述。

刘邦像

五、刘氏在古代的文化影响

(一)思想学术

在古籍整理方面,刘向、刘歆父子编纂《战国策》《山海经》,首创”别录””七略”图书分类法,奠定中国目录学基础。东汉刘珍主持《东观汉记》编修,开创官方修史制度。淮南王刘安著《淮南子》,融合道、法、阴阳家思想,提出”宇宙生成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建立中国首个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终结两千年经学争议,被钱穆誉为”最后的大儒”。

(二)文学艺术

刘禹锡创”竹枝词”体,《陋室铭》成千古名篇,《乌衣巷》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千年注脚。刘鹗《老残游记》首创”游记体小说”,鲁迅称其”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刘半农改编昆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将传统戏曲现代化。

(三)科学技术

刘洪发明”乾象历”,首次提出月球运动不均匀性(让俺穿越回去,俺也做不到)。刘徽《九章算术注》首创割圆术,精确圆周率至3.1416,精度领先欧洲1000多年。宋代刘羲叟《天文历算》预测1054年超新星爆发(今蟹状星云,伽利略出生于1564年……)

(四)生活美学

唐代刘贞亮(活跃于8世纪)提出”茶十德”,确立茶道精神内核(隔壁引以为豪的茶道在9世纪才从中土大唐带回茶种)。宋代刘松年《斗茶图》记录全民饮茶风尚,推动建盏文化传播。明代刘基设计南京明城墙排水系统,六百年不涝(比起什么德囯在青岛下水道留下油纸包的配件传说靠谱的多)。

(五)教育传播

白鹿洞书院山长刘元卿改革科举教育,首创”分斋教学制”,核心在于分科培养人才,兼顾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六、当代刘氏基本情况

(一)人口地理

在国内,目前有约7210万刘姓人口(2020年普查数据),仅次于王、李、张,位列第四,密集分布区域主要有以下地区。一是四川(8.2%)——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后代;二是河南(7.5%)——汉唐刘姓核心区遗存;三是山东(6.8%)——北魏独孤氏改姓刘的聚集地;四是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刘姓与金姓族群呈现显著地域重叠(如苏州、无锡、嘉兴)两地刘/金姓族谱中常见“遇乱则金,承平则刘”的交替记载。

在海外一是马来西亚刘姓人口超200万,占比华人社群15%;二是新加坡刘姓为第五大华族姓;三是旧金山湾区“龙岗亲义公所”登记刘姓会员超3万,多属客家人后裔。

(二)文化资本

广东惠州“刘氏开七公祭典”年吸引30万海内外宗亲,直播观看量破千万;江苏沛县汉城景区推出《刘邦巡游》沉浸式演艺;湖南长沙“刘累御龙”形象注册56个商标,涵盖白酒、文旅、动漫领域;河南鲁山“刘姓起源地”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创收8000万元;毛里求斯路易港“刘氏麒麟节”入选该国非遗,诸多事例综合体现了当代刘氏在全球的文化影响。

刘氏族群祭祖

(三)基因谱系

复旦大学2021年研究显示,现代刘姓男性中O2a-M117(汉族主流单倍群)占48%,对应刘累正统后裔,当代此脉仍为主流;C2b1a3a1-F1756(蒙古高频类型)占7%,对应元明时期少数民族改姓;Q-M120(匈奴特征基因)占5%,印证匈奴刘姓融入。

我在其他篇章曾做过一个比喻,用在刘姓亦很恰当——如果将刘氏族群比作奔流不息的黄河,那么御龙氏刘累相当于青藏高原的巴颜格拉山黄河的主源,而汉族改姓、赐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则相当于泾水、渭水这两条黄河的主要支流,他们共同汇聚在黄河、奔腾进入大海,铸就了刘氏族群几千年的辉煌。

黄河入海口

来源:s9天公将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