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5调整转播!石宇奇陈雨菲决赛遭挤压,夺冠窗口仅剩2小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1 12:15 2

摘要:那天我特意调了闹钟,手里攥着刚拆的薯片,就等 CCTV5 播羽毛球决赛 —— 结果开场前五分钟,屏幕突然跳成女排赛前分析了!我还以为按错台了,退出去重进,才看到下面飘着一行小字:“因女排世锦赛生死战,羽毛球决赛顺延”。

那天我特意调了闹钟,手里攥着刚拆的薯片,就等 CCTV5 播羽毛球决赛 —— 结果开场前五分钟,屏幕突然跳成女排赛前分析了!我还以为按错台了,退出去重进,才看到下面飘着一行小字:“因女排世锦赛生死战,羽毛球决赛顺延”。

当时真的有点懵,跟朋友发微信吐槽的字都打好了:“陈雨菲今天脚伤能撑住吗?” 还没发出去,就看见女排队员在热身。现在想起来,2025 年巴黎世锦赛那晚上,哪是 “赛程撞车” 啊,明明是心里的秤在晃:石宇奇等了 7 年啊,从 2018 年拿亚军到现在,就想把男单 10 年没拿冠军的坎儿过去;陈雨菲更不用说,半决赛崴了脚还坚持赢下来,就差这一步全满贯了。可女排那边,冲 16 强啊,我妈本来不看体育的,那天都坐沙发上等着,说 “女排的比赛得看”。8 月 31 号那晚,我一会儿切去看女排比分,一会儿刷羽球的实时消息,手心全是汗 —— 真不是偏心,就是两边都舍不得。

我到现在都在琢磨,那天的转播调整,是不是真的影响到他俩了?你想啊,石宇奇对面的昆拉武特,那可是 “大赛专赢” 的主儿,上次看他跟安东森打,都快输了还能磨回来;陈雨菲脚还肿着,要跟山口茜拼 —— 山口茜 2021、2022 年连着拿世锦赛冠军,经验比她足太多了。

这时候央视把镜头切去女排,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上次看石宇奇打公开赛,镜头扫到观众席,他眼睛都亮了,后来采访说 “听见大家喊我名字,就觉得有劲儿”。这次没了黄金时段的直播,全国观众没法一起盯着屏幕喊 “加油”,是不是就像少了 “第 13 人”?不是说运动员不坚强,就是那种 “全国都在看” 的劲儿,跟自己闷头打,真的不一样吧?

转播调整的 “注意力剥夺效应”,最可惜的是蒋振邦和魏雅欣的混双,还有陈雨菲的女单 ——CCTV5 傍晚 6 点要播女排打法国,这两场决赛大概率要 “埋” 在回放里了。

我记得 2018 年石宇奇打世锦赛亚军那场,收视率都到 2.8% 了,当年羽毛球最高的!那天我爸本来在看财经新闻,后来也坐过来一起喊,说 “这小伙子打得挺拼”;2024 年巴黎奥运会国羽拿金牌那战,收视峰值都 3.5% 了,我妹在外地还发视频过来,跟我一起对着屏幕尖叫。那种全国一起 “在线加油” 的感觉,就像有人在运动员耳边喊 “别放弃”,比单纯的 “打气” 实在多了。

对手的 “暗夜优势” 与国羽的 “孤独战场”

昆拉武特这小子,打大赛特别稳,半决赛 2-0 扫安东森那两场,我本来以为安东森能赢,结果他慢悠悠地防,一到关键分就突然提速,石宇奇最吃这种打法。虽然今年石宇奇跟他打了 3 次赢了 2 次,但赢的局分差都只有 2 分,上次看他们打,最后一分石宇奇都快跳不动了,才勉强赢下来 —— 这次没了直播的劲儿,真怕他撑不住。

山口茜更不用说,伤好回来后跟开了挂似的,一路没输过一局进决赛。我看她跟别人打,就算落后也不慌,陈雨菲脚还伤着,镜头给特写的时候,能看到她脚踝贴的肌效贴都皱了,跳起来落地都得顿一下 —— 这俩人打,我真的捏着把汗。

陈雨菲半决赛崴脚那下,我当时 “哎呀” 一声喊出来了。医疗暂停 5 分钟,她坐在地上,队医给她揉脚踝,她还摇头说 “没事”,可后面决胜局,明显看她移动慢了 —— 救球的时候不敢使劲蹬脚,有次球就在眼前,她愣是没追上,蹲在地上缓了两秒才起来,我妈在旁边说 “这孩子太拼了”,感觉她速度至少降了一成多。

石宇奇也快到极限了,连着 4 场都打满三局,半决赛救完赛点,直接跪在地上喘,手撑着膝盖,头都抬不起来,缓了快一分钟才站起来。我记得他以前采访说 “最怕连续打三局,体能跟不上”,这次偏偏遇上了,还没了直播的观众加油,真难啊。

其实这事儿也像家里抢电视 —— 好节目太多,遥控器就一个,怎么选都有人不高兴。中国体育现在就有这 “幸福的烦恼”:

女排是 “三大赛”,冲 16 强这战,就算不怎么看体育的人,比如我姥姥,都会问一句 “女排赢了没”,预计收视率能超 3.0%;可羽毛球决赛,主要是我们这些核心球迷在追,收视率估计也就 1.5% 左右,换谁当编导,都得先保女排吧?

还有商业那点事儿,那天我弟跟我抢电视,说要看中超京鲁大战,还说 “羽球节奏慢,不够刺激”;我同学在朋友圈发 “阿尔卡拉斯美网冲冠,必看”—— 年轻人都盯着这些,央视也得想 “谁能拉更多观众”,不然广告商也不答应啊。

最现实的是,要是石宇奇、陈雨菲这次拿不到冠军,可能就难像林丹、李娜那样 “破圈”。我妈现在还能说出 “林丹扣杀帅”,可问她现在羽球明星,她就知道 “陈雨菲拿过奥运冠军”—— 要是这次输了,以后羽球的转播可能更少,这就跟 “越火越有资源,越没资源越难火” 似的,恶性循环。

不过后来看采访才知道,他俩团队早有准备,不是瞎打。比如用 VR 模拟万人欢呼的场景,让他们提前适应 “好像有观众” 的感觉 —— 不然没直播,总觉得赛场空落落的,心里没底;陈雨菲教练在赛前采访里提过,说带了个小仪器,能实时看她脚踝的肿胀指数,连赛前打不打镇痛剂都想好了预案,就怕她疼得受不了;还有昆拉武特,教练组专门整理了他的弱点,说他关键分的时候反手区失误率有 38%,让石宇奇到时候盯着这点打 —— 也算 “知己知彼” 了。

我现在还在盼着石宇奇能赢 —— 从 2018 年他拿亚军那天,我就关注他了,总有人说他 “公开赛打得好,大赛不行”,这次要是能夺冠,不光能终结男单 10 年没拿世锦赛冠军的历史(上回还是谌龙 2015 年拿的),还能狠狠打那些质疑的脸。

陈雨菲要是赢了,就是全满贯了(奥运、世锦赛、汤尤杯、全英赛都齐了),而且是带伤赢的 —— 李娜当年法网夺冠,我在大学宿舍哭,要是陈雨菲这次也能赢,我估计又要哭了,不是矫情,就是觉得 “太不容易了”。

至于央视,其实也没别的办法,资源就这么多,怎么选都有遗憾。但我觉得,真正的冠军,从来不是靠镜头 “喂” 出来的 —— 没人盯着的时候,还能拼尽全力,那才是真的厉害。就像石宇奇以前说的 “就算只有一个观众,我也得打好”。

电视镜头可能会漏掉某个扣杀、某次救球,但咱们这些看比赛的人记着,运动员自己也记着 —— 那些没被镜头照着的咬牙坚持,那些没人欢呼时的默默发力,才是真的传奇。毕竟,王者从来不是靠灯光亮不亮,而是靠自己够不够强。

来源:悦悦聊体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