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陀人骑着马进了中原,汉人居然没掀桌子,甚至跟着他们一起喊“大唐正统”。
“外族”当皇帝却没被赶跑,这事儿听着就离谱。
沙陀人骑着马进了中原,汉人居然没掀桌子,甚至跟着他们一起喊“大唐正统”。
不是汉人突然佛系,而是沙陀人把“自己人”三个字玩明白了。
先说最扎心的:唐朝末年老百姓真没空管皇帝姓啥。
今天节度使抢粮,明天黄巢杀人,城门天天换旗子。
沙陀人李克用带着部队一来,先干的事不是烧杀,而是把城门修好,粮价打下来。
老百姓一看:嚯,能喘口气,管他卷发不卷发。
沙陀人聪明在哪儿?
他们直接把户口本改了。
唐朝皇帝赐姓李,李克用立刻把族谱接上了李世民的枝儿。
打仗时喊的是“复兴大唐”,汉人读书人一听:这不就是自家太子打回来了嘛?
师出有名,连骂街的借口都没了。
更绝的是文化渗透。
沙陀贵族白天穿龙袍上朝,晚上回家偷偷练箭,但对外永远说“我爱读《春秋》”。
汉人官员一看:哟,连祭祀用的礼器都按周礼摆,这还分什么胡汉?
干脆一起上班打卡得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矛盾。
沙陀人刚来时,集市上小孩追着看“红胡子叔叔”。
但没过几年,这些叔叔开始用汉语骂自家孩子“不孝”,连葬礼都改成土葬。
汉人邻居扫墓时碰见,互相递纸钱,谁还记得对面祖上在草原上放过羊?
最惨的是沙陀自己。
为了当“正宗汉人”,他们把老习俗烧了个干净。
到宋朝时,史官翻档案找沙陀后代,发现全成了“太原李氏”。
草原骑射?
早变成考科举的读书人了。
现在青海有家族自称沙陀后裔,拿出族谱一看,名字全是“李光弼”“李存孝”,跟汉人祠堂里供的没两样。
说到底,不是汉人接受了沙陀,是沙陀人把自己活成了汉人。
当所有人都在乱世里只求吃口饱饭时,谁当皇帝真不重要——能少交点税,比啥都强。
来源:荔枝轻享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