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若60岁前没患这4种疾病,以后患癌的几率或微乎其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11:00 1

摘要:有些人年纪轻轻,身体就像一部老旧机器,咳嗽、头晕、乏力、疼痛,毛病接二连三;而有些人,熬过了前半生,体检单上依旧干干净净,这不是运气,是身体在悄悄给你打分。

有些人年纪轻轻,身体就像一部老旧机器,咳嗽、头晕、乏力、疼痛,毛病接二连三;而有些人,熬过了前半生,体检单上依旧干干净净,这不是运气,是身体在悄悄给你打分。

临床上我们越来越发现,一个人60岁前是否得过某些慢性病,几乎可以预判他后续罹患癌症的几率。尤其是这“四关”——若你60岁前能安然无恙,后面人生的癌症风险,可能真的低得惊人。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研究在说话。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一点,吃点药不就行了?但在医生眼里,糖尿病是“癌症的好朋友”。

某年《中华肿瘤杂志》上有一项大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常人高出30%到100%不等。这不是巧合,是机制在作怪。

高血糖会促使胰岛素分泌异常,长期处于高胰岛素状态,会刺激细胞异常增殖。这就像倒了一盆化肥在花盆里,只不过长出来的不是花,是肿瘤。

而且别忘了,糖尿病是一种系统性代谢紊乱,它影响的不只是血糖,还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免疫力一差,癌细胞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糖尿病不是胖人的专利。临床上我们见过太多“看着瘦,糖尿病却重得吓人”的患者。

关键在于胰岛功能和遗传易感。40岁以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每年查。别等到口干、尿频、体重骤降才去慌慌张张看病。

你可能会疑惑,脂肪肝也能跟癌症扯上关系?它是肝癌的“隐形推手”。过去我们认为肝癌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但现在情况变了。

中国肝病研究中心2023年的一项数据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已超过15%

脂肪肝其实是一种肝细胞慢性炎症状态,就像一团火慢慢在肝脏里烧。时间一长,烧成肝纤维化,最后就可能烧出肝癌。

问题是,它太安静,太“温柔”了。没症状,不疼不痒,就连肝功能也可能正常。但B超一查,肝脏已经油得发亮。

所以我常劝人:脂肪肝不是“胖一点”的问题,而是肝脏在报警。想让它逆转,不靠“清肝排毒”那一套,而是真正要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胰岛素抵抗。特别是那些“看着不胖,腰围大”的人,腹型肥胖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

你可能觉得胃炎遍地都是,哪有人没胃病?但问题就在这:大多数人不把胃炎当回事

吃点药、垫点饼干,就算了。可你知道吗?某年《中华消化杂志》刊发的研究中提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未来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倍以上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致癌的一级致癌物,它潜伏在胃黏膜里,像个“慢性间谍”,不断刺激胃壁,时间久了,胃黏膜就会萎缩、肠化生,最后走向癌变。

这玩意经口传播。筷子、碗、亲吻,都是传播途径。你以为是“全家福”,其实是“幽门菌传染链”。

如果你年过40,还没查过幽门螺杆菌,建议一次碳13呼气试验,一劳永逸。如果阳性,不要慌,规范根除疗法能大大降低胃癌风险。真正危险的,不是感染本身,而是感染后长期不管不顾

便秘听起来太“日常”了,谁没便秘过?但医生知道:长期便秘的人,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0%以上。尤其是老年人群,结肠蠕动减慢、肠道菌群失调、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长,致癌物质接触肠壁的时间就跟着延长。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身体整体的代谢和免疫节奏。便秘,其实是肠道功能的慢性“罢工”。

很多便秘患者会频繁服用泻药、灌肠,这些做法短期缓解,长期反而破坏肠道自我调节能力。

如果你便秘超过3个月,建议不是去买泻药,而是找医生查一查肠镜、评估肠动力。便秘不是小事,是大病的前奏

回头看这四关,糖尿病、脂肪肝、胃炎、便秘,它们的共性是——常见、轻视、慢性、隐匿。而恰恰是这些“看似不致命”的病,撑起了癌症发生的底层机制。

把这四关守住了,不代表你百分百不会得癌,但至少你绕过了大概率的“主航道”。

有个60多岁的老病人,常年体检正常,烟酒不沾,问我:医生,我是不是这辈子不太可能得癌了?我没有点头,也没摇头,只是笑着告诉他一句话:

你的身体,不是你年轻时怎么用的,而是你中年时怎么修的。

人生下半场,不是靠拼命撑过去的,而是靠聪明地绕过去的。

如果你已经过了60,恰好没遇上这四种病,恭喜你,已经绕开了癌症的几条大路。

但也别掉以轻心,接下来的日子,依然要当自己是“系统维护中”。

因为身体这台机器,不怕老,怕拖。

参考文献:

[1]李强.糖尿病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6):523-528.

[2]张晓东.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的关联机制探讨[J].肝脏病杂志,2023,31(2):97-102.

[3]陈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风险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9):613-617.

来源:全面健康指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