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替人扛过雷吗?有人说,打输了仗,胆大的才敢自请入瓮。但要是这口锅,一响就是全国上上下下都盯着,谁能安稳地捧在怀里?1951年初春,王近山摁着心里的那股子悬乎,接到了彭德怀从电话里传过来的通知。毛主席要见他,说是研究朝鲜战事。人这一辈子,什么都能装糊涂,唯独吃
王疯子的折子戏:王近山与毛主席的“七日局”
你替人扛过雷吗?有人说,打输了仗,胆大的才敢自请入瓮。但要是这口锅,一响就是全国上上下下都盯着,谁能安稳地捧在怀里?1951年初春,王近山摁着心里的那股子悬乎,接到了彭德怀从电话里传过来的通知。毛主席要见他,说是研究朝鲜战事。人这一辈子,什么都能装糊涂,唯独吃败仗,揣着明白装糊涂,大不了就愧一辈子。
王近山一拍膝盖,直接报了到北京的行程,和贴身的参谋武英一道从部队驻地出发。天还擦着黑,两人一辆吉普车,风里火里往首都赶。北京饭店的房间门刚关上,王近山就把军帽丢在桌上,默默盯着桌角,一句话也不说。武英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能自顾自熬着茶水,桌上的茶叶也使劲抖得像是落了霜。
这一趟北上,王近山心里明镜儿似的,不外乎因为上头要查180师的败仗,得有个说法。王近山认死理:输了就是输了,他是师长,账不能赖,责任咬死也要自己扛。可心头老压着石头,七天,天天等,越等越像要上刀山。他怕什么?怕毛主席一句“你失职”,更怕对不住那些跟着他打过硬仗的老弟兄们。
直到第七天,一张纸条送到房门缝里,“夜十二点,主席办公室”。夜里,北京的风真冷,王近山紧了紧军大衣,跟武英一前一后进了中南海。毛主席坐在椅子里,没寒暄,劈头盖脸一句:“把第五次战役怎么回事,说清楚!”王近山咬牙顶着头,觉得嗓子眼里都是苦水。那一刻,他没想那么多,当年带着红军一步步爬雪山,草鞋踩烂了,他也没怕过,但现在愣是打起遛号子,语气都拉了三寸长。
他说:“主要失误,师长就是我,我该负责。” 毛主席眉头没松,反倒更沉。气氛凝住了,能听见钟表的滴答。王近山一生没怕过死,却在毛主席的注视下慌了魂。过半晌,他扭捏着向主席请武英作补充。
武英平日嘴笨,可见这阵仗,也涨红了脸。凭着笔记本里的一天一天的战场记载,照本宣科似地射出一句句。原来不是王近山一人的指挥失误,战场情况、指挥体系、地形劣势,什么都不对路,敌人又变着花样打,他乃至整个指挥部都掉进了老套路里,结果被美军打得措手不及。王近山只觉肩膀又沉了三分。
毛主席静静听完,随手将武英的日记翻了几页,这才慢慢开口:“有人来信,说你右倾,可我看见的,未必是这么回事。”又问还有什么要补充。王近山迟疑片刻,弱弱地补了一句:“一切责任,我自己负。”主席抬手打断,“还不到下结论的时候。” 这才把他们打发回去。
夜里路回饭店,武英默默咂摸刚才主席说的那句。王近山没吭声,倒是蹲厨房的水池边,一根烟接一根,满屋子都是烟草味。他怨自己当年不该那么拼,一口气上了战场就像不要命似的,现在倒落得给全军背锅的下场。可放下行李才发现,原来他一心操心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身家,而是士兵们的命,是那一仗错失之后底下多少小兄弟的雪耻。
第二天一早,王近山还像往常一样拟作战计划,茶也没喝两口。他相信人事终究要讲缘分,可仗要打回来,命再要用上。
说起王近山,老百姓最爱唠叨一句:“那是条真汉子,疯起来自己都怕。”他1915年出生在湖北,小的时候家里灶头冒的烟比米还稀,15岁钻进了红军。那年头穷小子不分东家西家,认死理。第二年,小兄弟们都还举着木棍练,他已经提了连长的头衔。这人打仗有一茬子狠劲儿,军里给他起外号,叫“王疯子”。后来打国民党,四川的夜雨连着五天五夜不收兵。那一仗,兄弟们累到倒地就能睡死,连哨兵都差点打起呼噜。
王近山明白,生死全靠那一口气撑着。他深夜起身查哨,腿都快断了,听见树丛里踢踏踢踏响。正经人早就吓软腿,他反倒灵机一动,一个大嗓门炸出来:“敌人要跑,大家冲!”睡梦里就能翻身抓枪,衣服都顾不上,呼啦一群人杀出去。反偷袭变追击,这一手让对面国民党全愣住,王近山硬是在混乱里掏了条活路。
这种急中生智,成了他的命门。抗日那会,他连着跟小鬼子缠了几天仗,转不过弯:“我就是不信邪!你们能有几条命?”说罢子弹擦着头皮过,肩膀飙血还一通臭骂。可左胸一枪就倒下了,迷迷糊糊过了十天才醒。医生要截肢,他嚎叫着不干:“手没了,还打什么仗?!”最后医生被他活活磨服,只能加强治疗,每扎一次针,疼得他咬紧牙。但王近山说,只要还能举枪,皮肉疼不算什么。
再往后,解放战争也没让他少遭罪。赶前线的时候出车祸,满身血还没流干,右腿粉碎性骨折。听医生说要留残疾,他的魂差点飞了。邓小平亲自哄他,答应等伤好了准许再上陣。他回到前线,打下了襄樊,把医生和领导的话都当风吹过。
后来的故事,似乎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王近山立下大功,被封军长。他不怕死,不怕受伤,就怕搁下来不能杀敌。有一回建国之后,却因公事“请了假”,被发配到河南农场劳动。许世友觉得可惜,跟毛主席提:“王疯子还是疯得有点水平的。” 毛主席也说:“他这人疯得好,就该用。”
等到王近山再被召回南京军区,都五十多岁了,一条腿还是一瘸一拐,满腹病根,可就是肯出点子,摆桌子边挥手,一套方案一个新主意,没人能说他老了。
一直到1974年病倒,诊断出来是癌症。邓小平听了,亲自批了话:一定得抢救。有困难就讲出来,必要还能送北京。王近山听了只笑:“是不是癌症我不怕,怕有活干不了。”四年后,终于在南京画上最后一个句号。
有时候想啊,王疯子一辈子,好像战场才是他的家。累了,一瘸一拐地去看阵地;疼了,说再痛都不愿丢胳膊,怕以后不能带队伍。输了仗,反而先把责任都落自己头上。可惜天下哪有全凭一个人的对错?毛主席那回不是“明察秋毫”,错的也许就成了真的锅,那这王疯子,风风火火一辈子,也许在饭店小屋的烟头里咬碎了牙。
上甘岭那一仗,王近山拼命带兵打,一脚踢开阴霾。后来大家提起他,毛主席曾点头感慨:疯得有水平。局外人自己嗑瓜子,其实故事哪有这么简简单单。很多人说,一个人命里要有“疯”才活得明白。可他落马、被疑,到头来也就拿得起放得下。
王近山最后还被补发了任命书——去世之后,还能当顾问,这听着像笑话,可真是他那味道。人生啊,不就是跌跌撞撞、吵吵闹闹,走到头,能有人记住你曾经拼过、疯过。别的,也无所谓了。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