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路确实是控制血糖的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式,就像一副免费的“降糖药”。不少研究证实,规律走路有助于身体把多余的血糖“请出”血液,用去当能量,从而让血糖慢慢降下来。
有不少糖尿病人每天坚持走一万步,结果血糖不降反升,越走越累,甚至还出现低血糖、心慌、腿脚无力等情况。
这不是走错了吗?
走路确实是控制血糖的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式,就像一副免费的“降糖药”。不少研究证实,规律走路有助于身体把多余的血糖“请出”血液,用去当能量,从而让血糖慢慢降下来。
可问题是,不少人走路走得不对,用错了方式,结果就像吃药吃错了剂量,不但没好处,反而添了麻烦。尤其是糖尿病人,身体本来就“娇气”,一不留神,走路反而成了“催命符”。
有人每天盯着步数,一早出门就开始走,一口气走上七八千步,回来再补几千步。看起来挺努力,其实这种“猛走法”对身体是种折腾。
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素功能就不太好,长时间高强度走路,会让身体耗掉大量葡萄糖和肝糖原,特别是在没吃东西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低血糖。有的人走着走着突然发抖、出冷汗、头晕,甚至眼前发黑,这就是身体在“报警”。
正确的方法是,把一万步分成几次完成,每次走20分钟左右,中间休息,也可以在饭后走一走,让身体有时间缓冲。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让身体“吃得消”。
有些人听说空腹运动能“燃烧脂肪”,就每天早上啥也不吃,穿上鞋就出门。结果走着走着,突然心慌、手抖,甚至摔倒在地。
空腹时,体内的血糖本来就低,再一运动,身体就像一个快没油的汽车,还要跑高速,肯定吃不消。尤其是糖尿病人,身体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早上起床后,最好先吃点东西,比如一小块全麦面包、一碗燕麦粥,哪怕是几颗花生米也比空着肚子强。吃完后休息20分钟再走,让身体有点“底气”,这样走得更安全。
糖尿病人最怕脚出问题。因为血糖高会让脚部的血管和神经受损,出现麻木、刺痛、溃烂这些症状,有些人甚至穿破了鞋都没感觉,等发现时已经感染。
有的人穿着硬底鞋、凉拖,甚至拖鞋就去走路,还觉得走得多才有效,这种做法危险极了。脚上的小伤口如果处理不当,很快可能变成糖尿病足,最后甚至需要截肢。
走路时一定要穿合脚的软底运动鞋,袜子要选棉质吸汗的,每天洗脚、检查脚,有没有红肿、伤口、水泡,发现异常就别硬撑,赶紧去医院。
有些人白天忙,晚上吃完饭才开始走路,一走就是一个小时,回来洗洗就睡觉。看着挺健康,其实这时候运动,可能会让血糖在夜里“搞事情”。
晚饭后血糖会升高,适当走一走确实有帮助,但如果走得太晚、强度太大,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尤其是吃了降糖药或打了胰岛素的患者,夜里血糖降得太低,身体又没办法及时反应,可能在睡梦中发生危险。
晚饭后半小时走一走就行,控制在30分钟以内,强度别太大,不要出大汗、气喘吁吁。晚上走完后,还可以喝一小杯牛奶,给身体一点“后备粮”,让它安心度过一夜。
不少人看到血糖升高,就怪自己走得不够,结果越走越多,反而越走越糟。其实问题不在步数,而在走路的时间、方式、强度是不是合适。
身体就像一锅粥,火候对了才能煮得香,火太大容易糊锅,火太小煮不熟。运动也是一样,找准自己的节奏,才能让这锅“血糖粥”煮得刚刚好。
饭后半小时走路最合适,特别是午饭和晚饭后,可以帮助降血糖。每次走20到30分钟,不用追求步数,只要出点汗、心跳稍快就行。
走路之前吃点小点心,特别是早上,别空腹出门。穿好鞋,袜子干净吸汗,脚有任何不舒服都要及时处理。
遇到天气太热或太冷时,别勉强自己,可以在家里原地踏步、慢慢走,也能起到锻炼效果。不是非得上街溜一圈才叫运动。
每天走路不是任务,更不是“硬指标”,而是身体的一种调养。听身体的“回音”,它舒服了,血糖才会慢慢稳下来。
走路只是辅助,真正影响血糖的还是吃。不少人白天走得辛苦,晚上却吃得放肆,什么米饭、红烧肉、西瓜、甜点都往嘴里送,血糖当然降不下来。
吃饭要有节制,少吃精细的大米白面,多选地瓜、玉米、杂粮粥这些粗粮。肉可以吃,但要选鸡胸肉、瘦牛肉,少碰肥腻的红烧五花肉。
水果不等于健康,尤其是葡萄、香蕉、榴莲这些高糖水果,吃多了血糖会飙升。可以吃一点苹果、黄瓜、番茄,但也别多,饭后1小时吃最合适。
有的人年纪大了,膝盖不好,硬撑着走路,结果越走膝盖越肿;有的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脏问题,走着走着心跳乱了、胸口闷了,这时候就要停下来。
运动不是比拼耐力,而是让身体舒服。感觉累了就休息,头晕了就停下,别为了“完成任务”把自己累垮。运动的核心,是“调养”,不是“挑战”。
一个人走路容易偷懒,两个人一起走,互相提醒、互相照顾,更不会出事。尤其是老年人,走路时带上手机,有人陪伴,万一出状况也有人帮忙。
家里有糖尿病患者,不妨每天一起溜一圈,不用走太快,边聊边走,既锻炼了身体,也增进了感情。这样的“散步”,才是最好的“降糖药”。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强,张建华,周红.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3,31(02):145-150.
[2]陈丽芳,王俊,刘珊.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4,38(04):512-516.
[3]王志刚,刘晓燕.餐后运动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2,18(03):201-205.
来源:科普健康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