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长期的战争引发了财政危机,元顺帝发行新钞,滥印纸币,由于没于储备用于兑现,引得货币严重贬值,导致物价飞涨,中产家庭财富缩水,破产比比皆是,至于升斗小民卖儿鬻女仍难存活,一时间,民怨沸腾,本就趋于崩溃的财政体系更是雪上加霜。
元朝末年两大弊政可坑苦了老百姓,一是变钞,二是治河。
先说说这变钞。
由于长期的战争引发了财政危机,元顺帝发行新钞,滥印纸币,由于没于储备用于兑现,引得货币严重贬值,导致物价飞涨,中产家庭财富缩水,破产比比皆是,至于升斗小民卖儿鬻女仍难存活,一时间,民怨沸腾,本就趋于崩溃的财政体系更是雪上加霜。
再就是治河。
治河就是治理黄河,历朝历代,黄河泛滥成灾,宰相脱脱建议治理,这本是件好事,可各级官府趁机中饱私囊,苛刻百姓,本就饭都吃不饱还得上河工,徭役繁重,稍慢一点轻则皮鞭棍棒,重则刀斧加身,百姓死伤无数。
这两项弊政犹如导火索,直接引爆了积压已久的社会矛盾。
正可谓“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是根源,惹红巾万千”。
这红巾指的就是元末最重要的一支起义力量,红巾军。
说到这红巾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韩山童。
韩山童的祖上世代宣扬白莲教,白莲教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年间,相传是一个姓茅的修士所创,而其教义又可追溯到东晋年间僧人慧远创立的白莲社。
白莲教信奉弥佗佛,在传播过程中,又与明教和弥勒教相结合,由于符合广大下层民众的心理诉求,发展迅速,教众甚广,成为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
韩山童的祖上由于宣传白莲教义遭官府流放,到了韩山童这一代继承祖业,信众遍及河北、何南及江淮一带。
正值元末动乱,韩山童及其骨干刘福通等人散布”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及“韩山童为宋徽宗的第八世孙”等流言,并派人在黄河河工上秘密埋下一只眼的石人,被挖出后,民众啸聚,共推韩山童为“明王“,部众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意在恢复大宋江山,不幸的是,在誓师过程中,引来元军镇压,韩山童战死,刘福通等人死战突围,占领毫州为根据地,并于元至正十五年迎奉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韩林儿建国号“宋“,年号龙凤,开始带领红巾军对抗元朝廷。
其实红巾军的实权操在自称宋大将刘世忠后人的刘福通手中,韩林儿形同傀儡。
毫州兵败后,刘福通挟韩林儿逃往安丰。
1358年,红巾军的斗争进入全盛期,这一年五月,刘福通率部攻陷汴梁,迎韩林儿,后一路北上,直捣元大都,焚毁宫殿,兵锋直抵高丽。
由于红巾军军纪不严,攻下的城池无法守住,元军紧紧尾随,红巾军屡收屡陷,加之北伐失败,红巾军的首都汴梁被围,刘福通带韩林儿突围,退回安丰。
破鼓万人捶,张士诚围安丰,城中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此时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部下意见不一,刘基反对最力,认为此时的韩林儿是个包袱。可朱元璋认为,此时不救,张士城会坐大,发兵援安丰,将韩林儿迎至滁州,为其盖造宫殿,但身边的人全换成朱元璋的人,朱元璋对外虽奉龙凤年号,韩林儿名为国主,实同囚犯。
朱元璋的局越做越大,1366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大明王朝,韩林儿真的成为了负担,一国不容二主,朱元璋派部将廖永忠去滁州迎韩林儿时心情是复杂的,也许天遂人愿,船行至瓜州时,韩林儿的座船翻覆,韩林儿与刘福通一行全部溺毙。
韩林儿之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廖永忠揣摩圣意,凿穿韩林儿座船,但无论如何,朱元璋如释重负。
事隔多年,朱元璋为维护统治,罗织罪名,大诛功臣,“智迈群帅”的廖永忠被朱元璋扣上弑主的罪名被诛杀。
至于韩林儿,他的冤魂永远沉落在瓜州渡冰冷的江水里……
来源:衡洲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