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先谈学习英语 第四章 how:如何学? 31 DIY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9:12 1

摘要:DIY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欧美国家中,由于工人薪资非常高,居民就自己动手修缮住宅或家具。DIY流行,则归功于工匠贝利˙巴克尼尔。他在英国电视台开办了DIY节目。DIY广为人知,并且越来越流行。无心插柳柳成荫。DIY本意是节省人工,但是居民发现优点不仅

DIY 是“Do It Yourself”的英文缩写,意思是“亲自动手做”。

DIY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欧美国家中,由于工人薪资非常高,居民就自己动手修缮住宅或家具。DIY流行,则归功于工匠贝利˙巴克尼尔。他在英国电视台开办了DIY节目。DIY广为人知,并且越来越流行。无心插柳柳成荫。DIY本意是节省人工,但是居民发现优点不仅是这一点。他们发现亲手修缮住宅和制作的家具更有个性,而且又学会了一门本领,还通过挥洒汗水收获了快乐。如今,DIY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范围变得广泛。比如美食DIY、发型DIY。

DIY的特点是自己主动创造。DIY英语学习法也是强调主动学习。这种方法缘起我的实践和思考。缘起是佛教术语,指一切有为法(指因缘而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因各种因缘而成,此理即为缘起。我在此借用缘起一词,指的学英语DIY的来源。

我第一次接触英语是1978年。当时,我上初中二年级,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开设了英语课。我还记得,第一课的内容就一句话:Long live Chairman Mao。学的单词中有一个是“egg”。晚上回到家,我高兴地对父亲说:“我会英语了,鸡蛋发音是e-g-g。”我父亲笑了,作为老大学生,他知道我读的是字母而不是单词。

因为唯一授课的老师当时是哺乳期,所以学校英语课时断时续。电台业余外语广播讲座是我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回想那时候,教材匮乏,师资水平低。1979年我上Q市一中。这是所重点中学。其中,英语教师是位高中毕业生。现在看来,他的英语水平和现在初中一年级学生水平差不多。他读课文时也是结结巴巴。高二时,英语教师是位国民党前飞行员,湖南口音重,也缺少教学经验。我学得稀里糊涂。

1981年,我考入F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被戏称第二外语专业,因为它的英语课时量排在全校各专业第二,仅仅少于英语专业。1985年,我开始工作。工作后,没有条件专门学习英语,只好通过阅读来弥补。单位附近有省新华书店的内部服务部,里面偶尔会有英文原版书。这期间,我读了《Red Start Over China》《the Godfather》《Lady Chatterley’s Lover》等等。

英语水平突飞猛进是在2000年。当年11月17日。我被公派留学美国,攻读EBMA。行前,在某师范大学接受英语培训约1年。屈指一算,我学习英语的历史也有22年。但是,还是不能熟练使用。真正水平提升是在美国。插图:美国大学课堂。原因有二:

首先来自大量阅读。屈指一算,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我读过的教科书,如果刨除注释和作业,恐怕就是薄薄的几百页。在美国一年间,则不然。以EMBA课程为例,一年内要完成13门课。这些课包括:经济学、市场营销、决策管理、会计学、金融学、组织行为、管理学等等。每门课的教科书都篇幅浩繁。以市场营销为例,教材是Philip Kotler著的《Marketing Management》(the Millenium Edition)。全书正文22章719页约780千字。其他几门课也大抵如此。想偷懒是没机会的。虽然教师授课不讲教材的内容,但是不读糊弄是过不去的。老师会在讲课前抽出5分钟搞个quiz(小测验),测验内容来自他安排的阅读教材。quiz的成绩跟这门课结业成绩挂钩。

一年期间,记得最深的事,就是每天读书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这一年的阅读量恐怕是前十几年的十几倍还不止。

其次来自大量使用。MBA的典型的教学模式是讨论,教师布置完题目,我们分成若干小组,查阅资料,组织文稿,制作PPT,进行预演。课堂上,老师好比主持人,各个小组就像参赛选手,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疑。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如此不断地重复,语言运用能力无形中提高了。(杨雪先)

来源:算法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