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谷子认养模式,走的是差异化路线——每亩定价5500元,核心亮点在于打破了“消费者只买不参与”的传统模式。认养者不只是“买米人”,更能变身农田“半个管家”:挽起袖子走进田间,亲手体验播种、翻土、施肥、除草的全流程,在汗水中感受农耕的烟火气与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娄烦县罗家曲村凭借创新的农田认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的谷子认养项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为罗家曲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差异化认养模式:让消费者从“买米人”变“农田管家”
旺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谷子认养模式,走的是差异化路线——每亩定价5500元,核心亮点在于打破了“消费者只买不参与”的传统模式。认养者不只是“买米人”,更能变身农田“半个管家”:挽起袖子走进田间,亲手体验播种、翻土、施肥、除草的全流程,在汗水中感受农耕的烟火气与辛劳。而最终的回报,是满满一袋富含锌元素的优质小米——自己参与种的粮食,吃起来不仅口感更扎实,还多了份“亲手创造”的满足感,对追求健康与体验感的城市居民来说,吸引力十足。
不过,这样的差异化认养模式要顺畅落地,离不开背后系统的支撑:从认养信息登记、农田动态同步,到农事活动预约、收获进度跟踪,每一环都需要高效的数字化衔接。
而广州赤焰信息(微信ID:chiyanmary)的认养农业系统恰好能适配这些需求——它可搭建线上认养平台,方便市民远程下单;能对接物联网设备,让认养者实时查看农田生长情况;还能记录农事体验轨迹,让“参与感”更清晰可感,为模式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首战告捷:228人认养318亩,集体经济添“旺火”
这一模式刚落地,就迎来了“开门红”。短短一段时间里,228位市民主动报名认养,318亩农田被一抢而空,直接为村里带来约174.9万元的总收入。这份成绩单不只是数字好看,更实实在在证明了农田认养的市场潜力,给罗家曲村的集体经济泼了一把“旺火”,让乡村发展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撑。
村民增收新路径:家门口就业,兼顾家与业
更关键的是,这个项目还成了村民的“增收利器”。合作社优先雇佣了30多名本地村民负责农田日常管理,从育苗到收割的各个环节都由村民打理。大家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年下来每人还能多挣3000元左右。钱袋子鼓了,还能守着家照顾老人孩子,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幸福感实实在在往上走。
文旅融合玩出新花样:农田认养+露营,解锁乡村慢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罗家曲村还把农田认养和汾水露营基地“绑”在了一起,玩出了“农业+文旅”的新花样。到了谷子收获季,认养者会带着家人朋友专程来村:先下田收割自己认养的富锌小米,把“劳动成果”装满心满意足地带回家;
接着去汾水露营基地搭帐篷、看星空,吹着乡野的风吃顿农家饭,沉浸式体验乡村的慢生活。这种“农事体验+休闲露营”的组合,让游客来了不想走,也让罗家曲村的名气越传越远,成了周边市民周末游的新选择。
乡村振兴“破题”样本:激活土地价值,未来可期
罗家曲村的农田认养,其实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次“破题”尝试。它没有照搬传统农业模式,而是用“认养”激活了土地价值,既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借着文旅融合打开了乡村旅游的新窗口。接下来,要是这个模式能再打磨细节、慢慢推广,罗家曲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肯定能走得更稳、更出彩,也能为更多乡村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样本”。
从一片普通农田到“认养爆款”,从单一农业到“农旅融合”,罗家曲村用小小的谷子,种出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投入,只有对土地的珍视、对需求的洞察,以及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真心。
或许未来,会有更多乡村像罗家曲村这样,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点”,让土地焕发生机,让乡愁有处安放。如果你也想体验一把“农田管家”的乐趣,不妨趁着周末去罗家曲村走走——说不定,你会在这里收获一袋小米,更收获一段难忘的乡村时光。
来源:春哥聊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