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承孝道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对血脉的铭记,更寄托着对生命价值的感情与传承。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让清明更添诗意,让思念更有温度,市精神文明办、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广大市民朋友:
一朝春醒,万物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承孝道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对血脉的铭记,更寄托着对生命价值的感情与传承。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让清明更添诗意,让思念更有温度,市精神文明办、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弘扬厚养薄葬美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道应始于晨昏定省的温暖,而非止于墓前祭扫的哀荣。让我们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做孝亲敬老的实践者。在长辈健在时,多一次陪伴的茶话,多一句关怀的问候,让“老有所依”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在追思先人时,选择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让青山翠柏与明月清风相伴长眠;在传承家风时,以一本家训、一册相簿、一段口述故事,让精神血脉在子孙心中生根发芽,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二、倡导采用科学环保祭祀
一束菊香寄远思,清风明月共长情。让我们自觉摒弃封建传统的祭奠方式,做文明祭扫的传播者。以花语寄情:用鲜花的芬芳代替烟火,让墓园的春风里飘散菊香而非烟尘;以云端传心:通过网上纪念馆点亮心灯,让远行的游子也能遥寄“见字如面”的牵挂;以文脉承志:在家庭追思会上诵读先人书信,让泛黄的字迹唤醒家族记忆的温度。
三、倡导安全有序祭祀
对生命最大的敬畏,是让追思之路承载平安与希望。错峰祭扫:避开晨露未晞时,选择午后暖阳下的静谧缅怀,让等待也成为沉淀思念的过程;绿色出行:搭乘“清明祭扫专线公交”,车窗外的稻田新绿正是先辈耕耘的馈赠;文明守礼:轻声细语中传递敬意,有序泊车间彰显修养,让墓园成为城市文明的静思空间。
真正的思念不会因形式而减色,文明的薪火终将在传承中永恒。这个清明,让我们以春风为信使,将哀思化作护育新芽的春泥;用文明作舟楫,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江河中扬帆远航。愿每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都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添温情,让生命的来处与归途都浸润文明之光,共同打造文明、平安的清明节。
双鸭山市精神文明办
双鸭山市民政局
2025年3月24日
来源:每日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