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年可能有 70-90% 的参与者会失败,但那些幸存下来的公司会建立真正的企业,并扩大其技术规模,这只是(新技术)周期的一个正常部分。”这是早期投资者 Sustainable Food 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 Ryan Bethencourt
“明年可能有 70-90% 的参与者会失败,但那些幸存下来的公司会建立真正的企业,并扩大其技术规模,这只是(新技术)周期的一个正常部分。”这是早期投资者 Sustainable Food 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 Ryan Bethencourt 于 2023 年针对培养肉行业发表的公开言论。
事实证明,该领域正在经历阵痛。2024 年以来,多家初创公司被迫缩减规模或关闭。
由于市场监管部门审批缓慢,澳大利亚培养肉初创公司 Vow 裁员 30%;为削减开支、改善财务状况,Beyond Meat 裁员 6% 并暂停中国业务;以色列培养肉生产商 Aleph Farms 由于资金短缺解雇了 30%的员工;人造肉公司UPSIDE Foods 也于近日再次开启新一轮裁员,并重组公司,这家曾获超 6 亿美元融资的企业,如今却让人唏嘘......
根据公开消息,2021 年,培养肉初创企业的融资金额达到 9.89 亿美元的峰值;2022 年小幅下降至 8.07 亿美元,其中,仅 UPSIDE Foods 就获得了 4 亿美元 C 轮融资;2023 年急剧下降至 1.77 亿美元;2024 年的情况并未好转,值得注意的融资包括 Mosa Meat 在 4 月份融资 4300 万美元,Ever After Foods 在 6 月份融资 1000 万美元,以及 Hoxton Farms、Meatly 和 Meatosys 未公开的融资轮次。
为什么培养肉领域投资逐年减少?投资者们常归咎于“普遍风险规避”。
(来源:Pixabay)
目前,全球有超过 150 家初创从事人造肉业务。这些初创企业中,35% 致力于成品研发,22% 致力于细胞培养基研发,17% 致力于生物反应器研发,14% 致力于细胞组织支架研发,其余 12% 致力于细胞系研发。在资金短缺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产量。Eat Just 销售的人工培育肉数量是整个行业其他公司销售总量的 10 倍,但产量依然不足。作为第一家在新加坡和美国销售培养肉类的公司,其首席执行官 Josh Tetrick 坦言,公司尚未找到大规模盈利生产的模式。他表示,公司目前的重点不是筹集资金,而是专注于工艺开发和新细胞系、提高细胞密度等,以实现更高效的大规模生产。
细胞密度是制造商从每个生物反应器生产出最大数量肉类的关键指标。生物反应器技术种类繁多,每种技术对细胞密度的处理方法都不同。有些采用批量方法;有些采用连续方法;有些在添加新鲜细胞培养基时搅拌细胞;有些悬浮细胞并旋转反应器壁。
哪种技术是最可靠的,这仍是科学研究的问题。例如,培养肉生产商 Believer Meats 在 2023 年的一项研究中表明,悬浮培养的细胞密度可达到每升超过 1000 亿个细胞——该公司声称这是行业标准的 17 倍以上。这种工艺每次运行可使可食用肉的产量从重量的 2% 提高到 36%。
(来源:Pixabay)
成本。为了实现培养肉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商需要找到降低培养基、设备和洁净室成本的解决方案。
传统生长培养基是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包括氨基酸、重组蛋白(例如白蛋白、胰岛素和转铁蛋白)、生长因子等微量营养素,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胎牛血清,其中一些投入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当前培养基占商品成本的 55-95% ,因此降低培养基成本为工业规模的培养肉生产带来了最大的利益。
此外,灌注反应器有望大幅提高细胞产量并减少所需的生长培养基量。它们通过去除废料并在某些情况下回收培养基以供再利用来实现这一目标。它们也比传统的补料分批生物反应器小,因此使用的培养基相对较少。
监管。“这是很多公司尚未推出产品的主要原因,”Wildtype 联合创始人 Justin Kolbeck 表示。
截至目前,部分国家/地区对替代蛋白质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将替代蛋白质视为长期粮食安全的关键。但也有不少国家禁止,尤其是美国。几个州要么禁止培养肉(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要么正在寻求这样做,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 Robert F Kennedy 已明确表示他不赞成。
Believer Meats 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建设其所称的“全球最大的人工肉生产设施”,此前该公司曾表示,该设施将“于 2024 年底投入运营”。但该公司一直未获得在美国销售人工肉产品的监管批准,最近几周也没有任何新消息。
法律方面,粮农组织目前正在编写一份题为 “细胞食品和精准发酵食品的监管框架: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概述”的报告,预计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该报告将审查国际、区域和国家法律框架,找出差距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应对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签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挑战。
此外,公众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消费者对培养肉的接受度很重要。
私人投资者 Davide Dukcevich 认为:“目前培养肉行业处于周期低谷其实是一件好事。一些初创公司会破产,这样就可以进行整合。这是任何行业的自然发展。”
“如果没有大量公共投资的注入,我们的行业将无法跨越死亡之谷。”荷兰初创公司 Mosa Meat 的全球公共事务副总裁 Robert Jones 曾公开表示。尽管荷兰政府已经开始下拨资金用于支持围绕细胞农业形成生态系统,但这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食品科技投资者 Synthesis Capital 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Rosie Wardle 则表示,“我们不会投资一家纯粹为培养肉行业服务的公司。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仍然对培养肉行业充满信心。”
参考链接:
1.https://techcrunch.com/2024/08/04/even-after-1-6b-in-vc-money-the-lab-grown-meat-industry-is-facing-massive-issues/
2.https://www.crbgroup.com/insights/food-beverage/cultured-meat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4-01022-w#Sec8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生辉Sci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