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8年8月31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四个字:"转危为安"。
1948年8月31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四个字:"转危为安"。
这一天,距离辽沈战役打响还有12天。
一个打了二十多年仗的老兵,怎么会把眼皮底下的生死决战,当成了"无战事"的平静?
这大概是整个解放战争后期,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一次战略误判。
1948年8月的战场,确实透着股反常的“平静”。
除了西北澄合战役整编36师挨了闷棍,其他地方连枪声都稀了不少。
蒋介石看着作战厅墙上的地图,心里的石头悄悄落了地,刚过去的7月,
豫东战役丢了开封,兖州据点被端,部队整建制被吞,搞得他连着几晚睡不着。
如今这一个月没大动静,倒让他生出种错觉:共军怕是打累了。
他照着自己带兵的老经验盘算,部队打完大仗总得歇三五个月,
补充兵员、整训装备,哪能像赶场子似的连着打?
西北那点损失,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事,比起7月的溃不成军,这简直就是“局势稳住了”的信号。
这种拿过去经验套眼下战局的乐观,说到底,
不过是被接连惨败吓破胆之后,对着表象抓的一根救命稻草。
蒋介石以为的“无战事”,其实是解放军在暗处磨刀子。
东北野战军主力正悄悄南下,林彪带着作战参谋在北宁线沿线勘察地形,
部队白天隐蔽在山林里,夜里顶着月光急行军,
连电台都改用最密的暗语呼叫,怕被国民党侦察机盯上。
各纵队补充了新缴获的美式火炮,战士们在山沟里练瞄准,炮口都用树枝盖着。
华东野战军那边更忙,豫东战役刚结束不到一个月,粟裕就在曲阜开了整军会议,
把俘虏兵挑出来补充进连队,班长带着新兵练刺杀,操场上喊杀声能传二里地。
部队里还办了识字班,文书教战士认“锦州”“沈阳”这些地名,说“以后打仗,得知道枪往哪儿打”。
中原野战军也没歇着,刘伯承把部队拉到伏牛山脚下,
一边修复被打坏的卡车,一边让侦察兵化装成货郎,跑到徐州附近摸敌人布防。
战士们缝补军装时,兜里都揣着写着“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小纸条,
连长天天在饭前动员:“歇够了,该轮到咱们动手了。”
这头紧锣密鼓,那头还在睡大觉。
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天天往南京递“共军休整”的报告,
蒋介石看着地图上没标红箭头,真以为对手被打瘫了。
他哪知道,这满地图的蓝圈圈里,早藏好了要命的杀招。
9月12日那天,东北野战军突然包围了锦州,蒋介石日记里的“转危为安”,瞬间碎成了一地鸡毛。
他9月30日才坐着“美龄号”专机匆匆飞赴东北,在沈阳召集将领开会,
拍着桌子让卫立煌出兵解锦州之围,卫立煌梗着脖子抗命,
说沈阳部队一动,长春、沈阳都会成空城,气得蒋介石当场摔了杯子。
10月15日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的消息传到北平,蒋介石在圆山饭店的套房里来回踱步,
桌上的电报叠了厚厚一摞,全是前线告急的消息。
他想让廖耀湘的西进兵团继续往前冲,又怕后路被抄,命令改了三次,
部队在辽西平原上转来转去,最后被解放军堵在黑山打了三天三夜,想退回沈阳时,
半道又被截住,十万精锐挤在胡家窝棚那片洼地里,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掉进了共军布好的局里,想翻身,已经来不及了。
这毛病没改。辽沈战役刚结束不到一个月,淮海战场上,
蒋介石还在南京总统府对着地图拍桌子,说:“共军打完东北,至少要休整半年”。
他哪知道,粟裕已经带着华东野战军主力,悄悄摸到了徐州以东,盯着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黄百韬察觉不对,给南京发急电说要往西撤,
蒋介石却让他等海州的44军一起走,就为等这两天,共军的包围圈已经扎好了。
杜聿明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当时他在徐州指挥部,看着电报直发愣:
“谁能想到共军敢下决心,把我们江北主力一口吞掉?”
平津那边更离谱。傅作义在北平城里算来算去,
说东北共军刚打完辽沈,至少要到明年春天才能入关。
他哪知道,林彪带着东野几十万大军,正披着棉衣在长城脚下赶路,
白天躲在村子里,晚上顶着北风走,连马嘶都用布裹着。
11月29日,张家口突然被围,傅作义派35军去救,结果35军刚到新保安,就被共军堵在城里打。
等他发现东野部队已经出现在北平外围,想让部队往天津、塘沽跑时,
塘沽的港口早被共军占了,这时候才明白,自己又被摆了一道。
他总拿自己的部队比共军,以为打完一场大战至少要休整半年,
补充兵员、整训装备,哪知道共军早把“连续作战”当成了看家本领,
战士们脚上的血泡还没消就追着敌人跑,
他在南京算着共军的“休整期”,前线的部队已经摸到了锦州城下。
打仗像下围棋,他却只会看眼前的棋子。
辽沈战役正打得胶着,他还在南京给徐州剿总发电报,
让黄百韬兵团死守海州,完全没料到东北一丢,华北、华东都会跟着动摇。
卫立煌在东北劝他“保沈阳不如保锦州”,他不听,非说“锦州丢了还有沈阳”,
等锦州真被围了,才急着调兵,可部队早被共军分割得七零八落。
他天天看战报,见没打仗就觉得安全,
忘了打仗就像摔跤,越是安静地盯着对方,下一步出手越狠。
1948年8月那一个月,共军电台都快忙疯了,他的情报部门却报“共军无异常动向”,
他信了,还在日记里写“转危为安”,结果东北野战军突然南下,
他连像样的预案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锦州被围,沈阳成了孤城。
他把共军的“蓄力”当成了“无力”,等对方真扑上来,他连躲的力气都没了。
蒋介石日记里写的“转危为安”,其实不是碰巧看错了,是他自己战略眼光不行。
从这时候起,国民党手里的牌就开始不听使唤了,
后来大决战输得那么惨,其实从他写这四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来源:仍然自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