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零星改造工程主要针对医院建筑物内部设施进行修缮和改造,目的在于优化医疗环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然而,因其具有金额小、频次高、内容繁杂等特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对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广告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主要针对医院建筑物内部设施进行修缮和改造,目的在于优化医疗环境,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然而,因其具有金额小、频次高、内容繁杂等特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对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现存主要问题
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
医院常规改造工程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装饰、环保、造价等多专业领域。但零星工程额度小且琐碎,难以吸引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多数医院采取施工单位绘图、医院工程部门审核或工程管理人员自行绘图的方式,由于缺乏专业设计资质,容易遗漏需求,频繁出现设计变更,无法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此外,缺少委托部门确认环节和多部门联合会审,工程规划缺乏系统性。这就导致工程完工后可能需要二次改造,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影响工程进度。
施工过程风险重重
1 监管缺失
零星维修工程数量多、突发性强,常出现多地、多项目并行施工的情况。而医院基建管理人力资源有限,无法对每个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即时全面监督,竣工后也不能迅速验收。这使得工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容易出现材料成本高估、质量以次充好、施工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虚报等问题 。
2 变更管理不规范
零星维修工程往往没有详尽规范的设计图纸和清晰的工程量清单,施工过程中变更频繁。变更签证对施工过程描述模糊、材料品牌和规格记录不完整,导致工程造价确认困难,风险增加。同时,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工种队伍不稳定,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单位缺乏统一施工工艺标准,施工质量难以保障。
工程审计结算不规范
医院基建管理部门为追求效率,常将一定数量的零星维修工程项目累积起来,按月或按季度统一提交给内审部门进行结算审计。这使得审计时间与工程实际完工时间间隔较大,难以精确复核施工现场情况,增加了审计风险。
医院某些功能性用房施工有特定专业要求,无法依据现有工程定额结算。内部审计人员在审核价格时缺乏明确依据,难以判断价格合理性,加大了审计难度和风险。另外,竣工结算资料送审不及时、不规范,定额单价不适用等问题,导致审计进度缓慢,成本核算不准确、不公允。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广告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管理制度
目的
本制度旨在降低并控制医院建造、翻新过程中的各类危害与风险,为患者、家属、员工和探视者营造安全可靠的环境。确保施工项目高效、安全、有序推进,预防施工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范围
适用于院内所有建造、翻新、维修施工项目。
定义
安全是指确保建筑物、财产、医疗和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系统不会给患者、家属、员工和探视者带来风险。
权责
1 需求科室 / 部门:与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同制定医院建筑修缮计划。
2 总务部:根据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实施;负责施工前施工人员身份识别证、施工证、动火证的发放与监督;对施工现场通风、环境防护、用火、用电、施工人员个人防护、建筑垃圾处理等进行全程监督;发现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勒令其停工整顿。
3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施工人员及病区工作人员进行与空气传播感染有关的风险培训,巡查施工过程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4 监察审计部:依据招标合同要求,在施工不同阶段派监审人员到现场进行追踪审核。
5 施工单位:根据总务部相关通知和评估表制定施工方案并落实;施工前取得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监察审计部、受理中心共同签发的施工许可;风险级别在 Ⅲ 级及以上的工程,开工前在施工现场张贴开工告示;开工前建造防尘隔离屏障(2 天内工程可全部使用塑料屏障);每日清理施工现场废料、碎屑及灰尘;提供并清洁吸尘垫(保湿);关闭暖气、通风、空调系统,密封施工区所有风管 / 风口;保护施工区域内所有设施和宣传图片完好;对拆毁建筑产生的废料、碎屑洒水加湿,抑制扬灰;动火工程提前填写动火申请表交总务部,经审核获得动火许可证,并按需求配备消防用具;对消防设施改造时需具备相应资质。
作业内容
1 工程项目分类:根据有无扬尘和工程规模,分为 A 类、B 类、C 类、D 类。
A 类:非侵入性和视察工程,如每 5m² 移开 1 块天花扣板的视察活动、无打磨喷涂作业、铺墙面材料等不产生灰尘且无需凿墙或进入天花(非视察目的)的活动,以及烟感、温感设备、灭火器等灭火系统功能测试。
B 类:产生少量灰尘的小规模短工期活动,包括电话及电缆电脑安装、进入服务区管道及其他空间、可控制灰尘产生的凿墙或凿天花工程。
C 类:产生中高水平灰尘或拆毁、移除固定建筑构件的施工,例如喷漆前打磨、移除地砖等、天花板内小规模管道或电力工作、筑建新墙、重大电缆铺设活动、一个班次内无法完成的工程、重型设备大型拆卸工作。
D 类:大型建筑拆毁和建设工程,像需连续班次完成的施工、大规模拆毁或移除区域内所有电缆或管道系统的工程、新建工程。
2 医院建筑区域及风险区域划分:按照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将医院划分为 4 个区域。
低风险区域: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
中等风险区域:普通门诊、普通病区等。
高风险区域:感染科、餐厅等。
极高风险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层流病房等。
3 风险评估
由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需改造科室依据工程修缮计划共同开展安全性评估,明确工程规模与屏障技术选择。通过风险评估分析建筑修缮工程中的感染风险和消防隐患,制定预防措施并监督落实到整个修缮过程(参考安二总务部建造、翻新工程风险评估单)。
风险控制措施级别
当施工活动和风险水平显示需采取 Ⅲ 级或 Ⅲ/Ⅳ 级或 Ⅳ 级控制措施时,需获得院感办批准。
4 预防控制措施
感染控制预防措施
1
室外修缮控制措施:对室外修缮工程采取感染控制措施,关闭与工地相邻的室内新排风风阀;用胶带条密封病房窗户缝隙,防止外界含尘空气进入,尤其针对保护性环境中的患者;施工中避免下水道系统受损,防止土壤与尘埃被污水污染。
2
室内修缮控制措施:施工方搭建屏障(如钢管脚手架与塑料布围挡),防止建筑垃圾中真菌孢子传播;修缮作业区牵涉回风口时,将其密封阻塞;建筑垃圾转运采取尘埃控制措施,外运时隔离转移,暂不外运的碎块与垃圾覆盖遮布并固定,防止扬尘;采用硬质屏障材料,使作业区处于负压状态,保护保护性环境中的患者;室内墙面出现霉斑时,彻底铲除包含霉根在内的建筑面,不得简单覆盖水泥或石灰。
3
施工监督:总务部现场监督人员督促施工方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认真填写施工监督日志;监督施工方落实危害性评估;院感办、总务部全程监督;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书面整改通知函,并监督整改。
4
后勤保障:为施工人员指定入口、走廊、电梯,提供更衣场所和设备工具存放间;提供必要服务;施工人员通过限制区域时,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5
工程结束现场清理及验收:隐蔽工程完工、吊顶安装前,总务部通知相关部门验收隐蔽工程,汇总各部门验收意见并改进后,方可封闭施工;工程结束后,施工方清空施工区域多余建筑材料和垃圾,清洁或更换空气过滤器、过滤网,完成管道清洁、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工程保洁完成后,总务部通知使用科室、医院感染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各验收部门填写建造、翻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单,总务部监督施工单位落实验收后整改项目;验收后的二次装修和施工后,施工方负责再次清理施工区域,做到 “工完场清”;施工现场防护屏障在项目完成且施工区域彻底打扫干净后拆除;新建筑和修缮区域投入使用前,重新设置空调系统,调整换气次数、湿度、压差梯度等参数,尤其是手术室、保护性区域的通风、换气设施。
广告
CHCC2025
第 26 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CHCC 2025)将于 2025 年 5 月 24-26 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大会设置130余场不同方向的专题论坛,汇聚国内外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万余人。同期展览规划12万平米展示空间,按照医院建设采购全流程创新布局19大主题展区,完整覆盖医院建设全过程系统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医院建设者所有学习交流采购需求。
筑医台3-4月精彩活动速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活动)
01 3.28-3.30 四川·成都
第四届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大会(CHCC公益行·川渝站)
02 4.1 上海
医疗环境空间改善与医院后勤管理提升论坛
03 4.18-4.20 新疆·乌鲁木齐
第二届新疆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会议
04 4.18-4.20 四川·成都
第八届医院后勤发展大会暨医院后勤装备、技术与服务展览会
05 4.18-4.20 辽宁·大连
美好医院环境品质提升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06 4.25-4.27 西藏·拉萨
第二届西藏自治区现代化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会议
……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