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建议:吃苹果时,一定要注意这6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0 17:19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866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苹果,这种看似平凡又随处可见的水果,常被称为“水果中的营养全能王”。它不仅被多数营养师推荐为每日必吃的水果之一,还经常出现在各种“长寿饮食”榜单。但你真的吃对了吗?

医生提醒:吃苹果虽好,但方式不当,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以下6个细节,很多人都忽略了,甚至天天在犯!

“每天一颗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老话流传甚广,但它并不代表苹果能治百病。

从营养成分上看,苹果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以及钾元素,确实对心脑血管、肠道健康有一定益处。一项发表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的研究指出,每天吃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约12%,还能帮助调节血脂水平。

但苹果不是药,它仅是一个有益健康的食物。患病之后,指望靠吃苹果“包治百病”,这是不现实的。

很多人吃苹果前习惯削皮,担心农药残留。但其实,苹果皮是整个苹果中抗氧化物质最丰富的部分。

苹果多酚槲皮素果胶等关键营养成分,超过一半都集中在皮部及其下方的果肉中。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类黄酮,有助于抗炎、抗自由基、保护血管。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里特教授曾指出,只要认真清洗,果皮的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允许标准,不必过度恐慌。

正确做法是:吃苹果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软刷轻轻刷洗表面,或用小苏打水浸泡3~5分钟,清水冲净即可去除大部分残留。

很多人早晨起床第一口就是苹果,认为“润肠通便”。但空腹吃苹果并不适合所有人。

苹果含有较多的果酸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空腹食用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肠胃不适,尤其是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的人群,更不宜空腹吃苹果。

此外,空腹时胃排空速度快,苹果中的糖分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吸收,糖尿病人群也存在血糖波动的风险。

医生建议:苹果最好在餐后1~2小时食用,既不刺激胃,又能稳定血糖。

不少人觉得苹果放软了、变色了,是“更甜”、“更熟”,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苹果一旦出现明显的变色、软烂、局部发霉,很可能是感染了霉菌,其中最常见的是棒曲霉,它可产生展青霉素赭曲霉素A等有害物质。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有害,且高温也无法完全破坏。

“削掉烂的部分继续吃”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因为霉菌的毒素早已渗透到肉眼看不见的区域。

正确做法是:一旦发现苹果局部腐烂、出现酒味或变质气味,应整颗丢弃,不可继续食用。

苹果属于中糖分水果,每100克苹果大约含糖10克左右。对于普通健康人群问题不大,但对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人群,就需要注意摄入量。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水果摄入量在200350克之间,苹果约等于12个中等大小。

如果你正在控制体重或血糖,建议选择低糖品种,如青苹果(如青苹、国光),并搭配蛋白质或脂肪类食物一起吃,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很多人为了图省事,把苹果打成果汁喝。但你知道吗?苹果一旦榨汁,营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首先,果汁中几乎没有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正是苹果对肠道健康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次,榨汁过程中维生素C容易被氧化,糖分却被完整保留,导致血糖指数升高更快,饱腹感更差。

尤其是对于糖尿病人群或儿童,果汁远不如整果健康。如果实在想喝,不妨搭配胡萝卜、芹菜一起打成果蔬汁,减少糖分浓度,并尽量在打完后15分钟内饮用,避免营养流失。

苹果不是药,但它是非常优质的健康食物。关键在于吃得对、吃得适量。

不削皮胜削皮,营养保留更多

餐后吃胜空腹吃,保护肠胃更安全

新鲜胜变质,腐烂苹果坚决不能吃

整果胜果汁,减少血糖波动风险

如果你是糖尿病胃病肾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吃苹果时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建议。

很多时候,疾病并不是“吃了什么”造成的,而是“天天错误地吃”造成的。别小看一颗苹果,它既能养人,也可能伤人,关键全看你怎么吃!

参考资料: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里特. 《果蔬农药残留风险科普与评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3] 王丽娟等. “苹果摄入与高血压风险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5期.

来源:黄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