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上半年,沉寂许久的医药行业风云突变,以破竹之势摆脱过往数年的低迷阴霾,一跃成为资本市场中熠熠生辉、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之一。在这背后,中国创新药的强势崛起,无疑是驱动整个行业焕发生机的核心引擎,正重塑着医药行业的格局,书写着属于中国医药创新的全新篇章
2025 年上半年,沉寂许久的医药行业风云突变,以破竹之势摆脱过往数年的低迷阴霾,一跃成为资本市场中熠熠生辉、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之一。在这背后,中国创新药的强势崛起,无疑是驱动整个行业焕发生机的核心引擎,正重塑着医药行业的格局,书写着属于中国医药创新的全新篇章。
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 BD(商务拓展)交易成绩斐然,交易金额一举超越去年全年总和。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正加速赢得认可。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密集披露,国产创新药在营收领域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强劲势头,发展态势令人瞩目。
曾在创新药研发之路上,因持续高额投入而多年亏损的巨头百济神州,今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关键业绩突破。其核心重磅产品泽布替尼(百悦泽)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上半年全球销售额约达 125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56%,已稳固占据美国及全球 BTK 抑制剂市场首位。创新药产品收入的强劲上扬,极大地增强了百济神州的底气,公司顺势上调 2025 年全年营收预期,预计将达到 358 亿元至 381 亿元,彰显出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乐观展望。
作为 A 股 “医药一哥” 的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三项关键指标均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其中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三成。深入剖析,创新药无疑是这一优异成绩的最大功臣。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近三年上市的创新药新品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创新药销售收入达 75.70 亿元,若加上创新药许可收入,营收更是高达 95.61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60.66%,充分凸显了创新药在恒瑞医药业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强劲增长动力。
与恒瑞医药类似,今年上半年众多药企纷纷加快向创新药转型的步伐。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占营收比重提升至 82.7%;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首次突破 3/4,达到 77.4%;远大医药创新和壁垒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 51%,同比提升近 15 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创新药已成为众多药企实现业务增长、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行业整体正加速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
今年以来,创新药出海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三生制药、石药集团、恒瑞医药等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达成 50 亿美元以上的 BD 交易大单。其中,恒瑞医药与 GSK 签署的总金额高达 125 亿美元的 BD 协议,更是一举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单笔 BD 交易的最高纪录。这一系列大额交易的达成,不仅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正加速融入全球医药创新体系,在国际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创新药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各大药企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恒瑞医药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38.71 亿元,目前有 100 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400 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同步开展,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创新活力。华东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 14.84 亿元,同比增长 33.75%,正全力推进 80 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研发投入的增加为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声药业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 28.7%,过去十年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全球布局的创新药研发管线超 60 个,通过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构建起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药研发体系。翰森制药上半年研发支出达 14.41 亿元,同比增长 20.4%,致力于构建 “上市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的管线梯队,确保企业创新药研发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 Citeline 今年 3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当前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份额已接近 30%,而美国在全球研发中的份额降至约 48%。这一数据变化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位正不断攀升,“中国研发,海外授权” 的创新药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被全球广泛认可。
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以来创新药持续获得全方位支持。医保谈判简化创新药准入流程,让更多创新药能够更快地进入医保体系,惠及广大患者;地方惠民保积极覆盖创新特药,进一步拓宽了创新药的支付渠道,提升了其可及性;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陆续出台,为创新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今年 6 月出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更是将创新药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从研发、审批、准入到临床使用等各个环节给予全面支持,为创新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资本市场也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港股(18A 章节)专门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助力创新药企业解决资金难题。2025 年上半年,医药行业 IPO 募资规模同比增长 40%,充分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大量资金的涌入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药企业的研发创新与业务拓展。
回顾中国创新药产业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过程。在数量上,创新药研发成果不断涌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数量逐年增加;在质量上,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在技术上,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多个前沿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如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治疗等。天风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在数量、质量、技术上均有明显突破。兴业证券也认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正逐步实现从 “跟跑者” 到 “引领者” 的华丽转身。
展望未来,随着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政策支持的不断强化以及资本市场的有力助推,中国创新药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仅将为国内患者带来更多优质、有效的治疗选择,提升我国医疗健康水平,还将在全球医药市场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推动中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迈进,为全球医药创新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 。
来源:中国八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