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47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是不是要吃一辈子这个药?”
52岁的广州谢阿姨,去年确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后,被医生开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片。起初她心里不情愿,总想着“吃久了会不会伤肝肾”。可一年后复查,心脏彩超的结果却让她彻底改观。
吃药真能“养心”?这个药真的安全吗?我们来看看谢阿姨的故事,也顺便把这个药说清楚。
沙库巴曲缬沙坦,商品名叫“立普妥替代药”,但它并非降脂药,而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一线用药。它其实是两个成分的结合体:沙库巴曲+缬沙坦。
简单来说,它同时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还能保留体内有益的“利钠肽”,起到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比起老一代ACEI或ARB药物,它在不少研究中都表现得更优秀。
2014年,PARADIGM-HF研究震惊医学界:和传统药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将心衰死亡风险降低20%,心衰住院风险降低21%。这项研究一度被医学界称为“心衰治疗的里程碑”。
谢阿姨最初心衰症状明显,走两步就喘,晚上睡觉得垫高枕头。医生建议她从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开始,每天两次,逐渐加量。
刚开始一周,她确实感觉有些头晕,血压也低了点。但医生告诉她,这说明药物起效了,是正常反应。坚持服药三个月后,她的NT-proBNP指标从2800 pg/mL降到了900 pg/mL,呼吸也顺畅了许多。
一年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从原来的35%提升到了50%,几乎接近正常水平。医生说,这说明谢阿姨的心功能明显改善了,甚至部分逆转。
这是很多患者担心的。其实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RAAS系统抑制剂,确实可能引起血钾升高、肾功能波动,但这种风险是可控的。
在《2021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里明确指出:使用该药时,只要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压,大多数患者都能安全长期用药。
谢阿姨的复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肾功能稳定,肝酶正常,血钾略高但未超标。只要遵医嘱监测,并不会对肝肾造成实质性损伤。
· 如果你本身血压就偏低,服药后容易头晕甚至晕倒;
· 如果你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 ml/min;
· 或者对“沙库巴曲”或“缬沙坦”里任何成分过敏;
那就不推荐使用。此外,该药不能与ACEI类药物同时服用,中间至少要间隔36小时,否则可能引发血管性水肿等严重反应。
谢阿姨吃了一年药,心衰症状缓解不少。但她问得好:“现在好了,是不是可以停药了?”
医生的回答很明确:不能停。
心衰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就像一个破水桶,盖住漏洞可以不漏水,但一旦盖子移开,又会开始漏。沙库巴曲缬沙坦就是那个盖子,它的作用是长期控制病情,延缓恶化。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控制得住就是胜利,不是一停药就万事大吉。
谢阿姨的故事不是个例。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科学规范用药、规律随访,能让心衰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关键是:别怕吃药,怕的是不吃药还瞎拖着。
如果你或家人也在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别只是关心药价,更要关心复查、指标、用药依从性。慢病管理是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坚持的耐力。
来源:红红健康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