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设计下圈套,连周总理都中计,毛主席做了两件事就成功破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0:03 2

摘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都在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而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却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抢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准备向解放区发动总攻。

文:沧海一书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都在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而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却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抢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准备向解放区发动总攻。

不久之后,蒋介石向身在延安的毛主席发来了电报,邀请他前往重庆共同商讨解放后的诸多事宜。

明眼人都能看出蒋介石这是不怀好意,准备让毛主席重蹈张学良当初覆辙,所以纷纷劝他不要赴约。

可谁想最终毛主席还是不顾劝阻,以弥天大勇,慨然前往重庆,那当时蒋介石为了对付毛主席做了那些准备呢?毛主席又是如何全身而退的呢?

谈判前夕

在收到蒋介石的邀约后,起初主席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也不知道当时国民党的底牌是什么,这场谈判究竟是真是假,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周总理询问他的看法。

当时周总理认为蒋介石如此大张旗鼓背后可能是要对我们动黑手,所以不建议主席前往重庆。

接着主席又找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副部长李克农,询问他的看法。

作为当时的情报部长,李克农也没急着回答,反而是命人密切监视边区政府交际处的周励武和罗伯伦二人,这二人都是军统那边派来的特务。

很快李克农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从二人近日的电报内容中他得知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其实根本没有谈判意向,那他为什么还要向毛主席发送邀请呢?

原来蒋介石也当时断定毛主席不敢前来谈判,而一旦毛主席不来,他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将拒绝和谈的罪名推到我们的头上,到时候他发动内战也就出师有名了。

毛主席得到这个消息后沉吟了许久,随后他接见了之前提到的周励武和罗伯伦二人。和毛主席预料的一样,刚一见面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自己是否要前往重庆。

毛主席听后则是避重就轻的说道自己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而且最终还是这还是要看蒋委员长的态度。

周罗二人听后大喜过望,随即就向蒋介石表明毛主席已经确定不会前往重庆。

而蒋介石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高兴不已,忍不住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毛泽东绝不敢来重庆,他没有这个胆量。”

不过做戏毕竟还是要做全套,不久之后87月20日蒋介石再次向毛主席发出谈判邀请,这封电报的措辞相比上次强硬许多。

李克农很快看出蒋介石想借着这封电报彻底坐实主席不谈前往重庆的意图,以此获得舆论上的优势,尽早出兵攻打我们。

而毛主席看后则是准备将计就计,一边宣布由于自己公事繁忙,准备先派周总理先行前往重庆洽谈相关事宜。

另一边则是再次找到了周罗二人暗示自己暂时不会前往重庆。

而远在重庆蒋介石在得到了双重保证之后更是得意,随即发出了第三封电报再次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

而主席看后则是哈哈大笑说道:“蒋介石果真以为我不敢去重庆了!”

8月26日毛主席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上毛主席分析了国内局势,随即决定立刻带领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前往重庆,打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

暗流涌动

8月28日下午毛主席到达重庆九龙坡机场,起初毛主席还以为蒋介石会封锁他来到重庆的消息。

可没想到蒋介石根本就没意识到这茬,在毛主席抵达重庆的两个小时前机场上就已经围满了人群。

最前排的是各大报社的记者,他们都等着抓拍毛主席的第一影像,而在他们后面的则是各方政要,毛主席的飞机刚一降落就迎来了一片掌声。

而等他本人出现后现场的气氛更是达到了顶点,其中一位大公报的记者是这样记录的。

“毛泽东先生,五十二岁,灰色通草帽,灰蓝色的中山装,蓄发,似乎与惯常见过的肖像相似,身材中上,衣服宽大得很”

“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

刚一下飞机毛主席就发表了一场谈话,着重表明,自己此行是来谋和平。

而毛主席的这番言论也震撼了重庆全城,引发新闻界和公众的极大热情,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

显然毛主席对这趟重庆之行做足了准备,而反观蒋介石那边就显得颇为仓促了。

在毛主席决定前往重庆之前蒋介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故而准备的颇为匆忙,当晚欢迎宴会结束后蒋介石便邀请毛主席直接留在自己的官邸林园住下了。

毛主席欣然答应,可一旁的随行人员却颇为不安,期间为了保证主席的安全,从情报获取到衣食住行,周总理都亲自安排,而主席的卫士陈龙、龙飞虎更是寸步不离,以至于当时有人戏称他们是“龙虎卫”。

重庆谈判历时43天在这期间双方经历了多次谈判,期间蒋介石咄咄逼人,而为了让他做出和平的承诺毛主席也是早早的做好了两手准备。

以战争促和平,以舆论促和平

当时主席的第一个准备就是打。谈判开始之后不久,1945年9月10阎锡山在上党地区派重兵进攻解放区,我们也是给予了坚决地反击,最终歼灭了阎锡山部三万五千人,后被称为“上党大捷”。

此时重庆谈判已经到了中期,见到自己在正面战场无法施压之后蒋介石索性将事情全权交给了手下,自己带着宋美龄度假去了。

在飞机上他看到了毛主席关于要和平不要战争的采访,看到这里他心中的怒火终于是忍无可忍,随即生出了扣押毛主席的想法。

不过毛主席对此早有防备,重庆谈判期间他频繁外出经常忙到深夜一、两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夜色笼罩下的住处。

而他外出是为了拜访那些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爱国人士,比如宋庆龄、冯玉祥、张澜、沈钧儒、鲜英等人,向他们介绍共产党的和平建国方针,阐述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很快毛主席就得到了各个党派、各个阶层的拥护和支持,舆论也倒向了我们这边。

再加上这时美国大使赫尔利突然接到了回国的命令,苏联也改变主意把原本答应让国民党占领的东北地区,允许共产党人在不使用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名义的情况下,进入东北。

舆论和军事上的失败加上美苏两国态度的转变直接让蒋介石焦头烂额,他这才不敢再对毛主席动手。

至此毛主席靠着两件事成功破解了蒋介石的阴谋,再次将他拉回了谈判桌上。

协议签订

最终经过了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毛主席在张治中将军的陪同下来到机场,而之所以张治中将军要亲自护送主席还是因为他得到了消息,戴笠可能会在途中对主席动手。

而毛主席之所以愿意相信张治中将军是因为他戎马一生却从未与共产党的军队交过手,被誉为和平将军。

可惜即便主席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蒋介石的狼子野心。

对于他来说重庆谈判期间的一切都不过是逢场作戏,哪怕是最终的双十协议也不过是白纸一张。

在毛主席离开之后不久,10月13日,蒋介石就秘密发表了“剿共密令”,并在1946年的6月26日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不过最终证明他这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中原部队开始突围。

在抗日战争就结束初期,共产党手下只有军队130万。民兵200万,解放区19块,100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

而反观蒋介石则有军队200万外加非正规部队74万,特种兵36万,后勤后方机关和军事院校101万人,海陆空军19万人。

而且国民党有美国支援1000多辆坦克,这些坦克直接让蒋介石有了底气,认为共产党的聚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可后来证明他们才是乌合之众。

根据统计在3年半的全面内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有180万人起义,接受和平改编和投诚,共产党共缴获5.4万门火炮,机枪31.9万挺,海军军舰74艘。

最终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布于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蒋介石则灰溜溜的败退台湾。

自此蒋家王朝彻底崩塌,而这也让之前蒋介石在日记中写的那句“毛泽东绝无成事之可能”显得更加嘲讽意味十足。

而反观毛主席则是写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样的千古名句。

事实证明无论是雄韬武略还是腹中诗书,蒋介石比之毛主席都是远远的不可及的。

毛主席是心怀天下,而蒋介石的心中只有一人,那便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