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皆知申凤梅是越调大师,却鲜有人知她与马连良、周总理之间还有一段佳话。1963年春天,一个来自河南的越调艺术家带着她的剧团来到北京,一连演出数场,竟然惊动了文艺界的泰斗们。这位艺术家不是别人,正是以"活诸葛"著称的申凤梅。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不仅获得了周总理的
越调大师申凤梅,入京演出,拜师马连良,周总理评价极高?
世人皆知申凤梅是越调大师,却鲜有人知她与马连良、周总理之间还有一段佳话。1963年春天,一个来自河南的越调艺术家带着她的剧团来到北京,一连演出数场,竟然惊动了文艺界的泰斗们。这位艺术家不是别人,正是以"活诸葛"著称的申凤梅。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不仅获得了周总理的高度赞誉,还成为了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关门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艺术造诣,让一个地方戏曲演员能够得到如此殊荣?申凤梅又是如何从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步步走向艺术巅峰的呢?
一、战火中的艺术萌芽
1928年农历三月初八,申凤梅出生在河南省临颍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彼时的中原大地,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越调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在乡间广为流传。年幼的申凤梅经常跟随父母观看戏班演出,对越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河南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10岁的申凤梅进入了临颍县张潘镇的越调科班学艺。当时的科班条件十分艰苦,学员们除了要刻苦练功外,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烧火做饭等杂务。申凤梅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练功,从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都要反复练习。
科班的老师们都是民间艺人出身,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都是越调艺术的行家里手。他们采用传统的师徒授艺方式,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申凤梅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越调的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
1940年至1942年间,河南连续遭遇严重旱灾,加上战争的影响,民生凋敝。科班无法维持,不得不解散。年仅12岁的申凤梅开始了流浪艺人的生涯。她先后加入了多个小戏班,在豫东、豫南一带演出。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反而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戏班和艺人,学习到各家的表演特色。
在战乱年代里,戏班演出条件十分简陋,有时甚至要在露天场地搭台演出。但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申凤梅依然坚持刻苦钻研表演艺术。她经常向老艺人请教,学习传统剧目,并努力揣摩角色的表演技巧。特别是在演绎诸葛亮这个角色时,她不仅仔细研读《三国演义》,还经常向老艺人请教历史故事和人物性格。
1943年,15岁的申凤梅在一次演出中,凭借《华容道》中诸葛亮的精彩表演,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次成功的演出,不仅让她在当地戏曲界崭露头角,更坚定了她继续从艺的决心。随后,她开始尝试扮演不同行当的角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这段艰苦岁月中,申凤梅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她经常利用演出间隙观摩其他剧种的表演,包括京剧、豫剧等,并把这些艺术形式中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这为她日后的艺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申凤梅的艺术生涯迎来重要转折。这一年,河南省文化局组建河南省越调实验剧团,由于申凤梅在豫东、豫南一带已有相当声誉,被特邀加入剧团。在这个正规的艺术团体中,她得到了更为系统的培训和锻炼机会。
1950年春,河南省越调实验剧团首次公演《华容道》。这部戏讲述了诸葛亮智退曹操的故事。演出结束后,剧团收到许多观众来信,称赞申凤梅扮演的诸葛亮形象鲜明,唱腔独特。这次演出的成功,让申凤梅在专业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1952年,剧团排演新编历史剧《卧龙吊孝》。这部戏以诸葛亮为主角,展现了他出山前的生活场景。申凤梅在演出中大胆创新,将越调传统唱腔与新编剧目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这部戏在河南巡演期间,场场爆满,甚至有观众多次重复观看。
1955年,申凤梅受邀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的演出中,她带来了经典剧目《三顾茅庐》。这次演出引起轰动,不仅获得专家好评,还吸引了众多京剧名家前来观摩。京剧大师马连良看完演出后,对申凤梅的表演赞不绝口,特别称赞她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深刻理解。
1957年,申凤梅带领剧团赴京演出《空城计》。这部戏中,她将诸葛亮临危不乱、以智取胜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文化部专门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申凤梅的表演为地方戏曲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1958年,申凤梅受邀参加全国地方戏观摩演出,演出剧目是《失街亭》。这部戏展现了诸葛亮为国尽忠、知人善任的形象。演出期间,周恩来总理专程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接见了申凤梅。周总理高度评价她的表演艺术,称赞她"把诸葛亮演活了"。
1960年,为提高艺术水平,申凤梅主动向京剧大师马连良求教。马连良欣然应允,收她为关门弟子。在随后的学习中,马连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倾囊相授,尤其是在台步、手势等细节方面,给予申凤梅悉心指导。这段师徒情谊,不仅促进了越调与京剧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也为申凤梅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962年,申凤梅在京演出新编剧目《六出祁山》。这部戏集中展现了诸葛亮晚年北伐的故事。她在表演中融入了从马连良处学到的京剧表演技巧,使越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这次演出被文化部列为重点保护剧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这段重要时期,申凤梅不断突破自我,将越调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她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地方戏曲的艺术价值,也为越调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拜师马连良的戏曲交流
1960年春天,北京梅兰芳剧院内,一场独特的拜师仪式正在进行。申凤梅端着茶盏,恭敬地向京剧大师马连良行拜师礼。这次拜师不仅是两位艺术家个人之间的师徒情缘,更是地方戏曲与京剧艺术的一次重要交汇。
拜师之前,马连良曾多次观看申凤梅的演出。1955年,他在看完申凤梅的《三顾茅庐》后,特意找到申凤梅交流表演心得。当时,马连良指出了越调与京剧在表演程式上的异同,并对申凤梅的表演做出具体指导。这次交流让申凤梅受益匪浅,也让马连良看到了越调艺术的独特魅力。
正式拜师后,马连良对申凤梅的教导极为严格。每周固定两天,申凤梅都要到马连良家中学习。授课内容涵盖了台步、手势、眼神等细微表演技巧。马连良特别强调,不同剧种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表演的根本在于传神,要让观众看到角色的灵魂。
在学习过程中,马连良着重指导申凤梅演绎诸葛亮这一角色。他将自己多年来演绎诸葛亮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申凤梅。比如在《空城计》中,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变化展现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气度;在《华容道》中,如何用眼神和身段表现诸葛亮的智谋。
1961年夏,马连良特意安排申凤梅观摩自己的《空城计》演出。演出结束后,马连良与申凤梅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讨论。他详细分析了京剧和越调在表现诸葛亮这一角色时的不同处理方法,并鼓励申凤梅在保持越调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京剧的精髓。
为了让申凤梅更好地掌握京剧表演技巧,马连良还邀请多位京剧名家来指导。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特意为申凤梅示范了京剧中的一些经典身段,尤其是在表现文戏时的细节处理。程砚秋则从唱腔方面给予指导,帮助申凤梅在保持越调特色的同时,使唱腔更加圆润饱满。
1962年初,申凤梅将学到的京剧表演技巧融入到越调演出中。在《失街亭》一戏中,她借鉴了京剧的表演程式,使诸葛亮这一角色的表现更加丰富立体。这次演出获得了马连良的高度认可,他称赞申凤梅已经真正掌握了戏曲表演的精髓。
马连良不仅在艺术上指导申凤梅,还经常给她讲述京剧界的轶事,介绍各位名家的艺术特点。这些交流让申凤梅对中国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马连良还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申凤梅是难得的艺术人才,并表示越调艺术完全可以与京剧比肩。
师徒二人的交流不仅局限于戏曲艺术,还延伸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马连良建议申凤梅多读史书,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他的影响下,申凤梅开始系统研读《三国演义》和相关历史文献,这为她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艺术成就与创新贡献
1963年至1978年间,申凤梅的艺术创作进入鼎盛时期。这一阶段,她不仅在表演技艺上不断精进,还在剧目创作和艺术传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3年,申凤梅主演的《空城计》在全国戏曲汇演中获得金奖。这部戏的成功,标志着她对诸葛亮角色的塑造达到了新的高度。演出中,她将京剧的表演技巧与越调的艺术特色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表演风格。同年,文化部将这部戏收入"全国重点剧目"名录。
1964年,申凤梅开始着手整理和改编传统越调剧目。她与剧团的编剧人员合作,对《三顾茅庐》《华容道》《临别赠志》等剧目进行了系统性修改。在保留传统剧情框架的基础上,她增加了许多细节性的场景,使剧情更加完整丰满。这些修改后的剧目在河南、安徽等地巡演,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1965年,申凤梅创立了"申派"表演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将越调的传统唱腔与现代表演技巧相结合,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既符合历史又贴近现实。她将这套体系首先运用在《失街亭》的演出中,通过精细的动作设计和独特的唱腔处理,将诸葛亮用人失当的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1972年,申凤梅开始系统培养年轻演员。她在河南省戏曲学校设立专门课程,亲自教授"申派"表演技艺。教学中,她特别强调基本功训练,要求学员必须先掌握传统的身段、唱腔,然后才能尝试创新。这种教学方法为越调艺术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
1974年,申凤梅主持编创了新剧目《六出祁山》。这部戏突破了传统越调的表演程式,大胆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她在剧中设计了大量群众场面,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使演出效果更加震撼。这部戏的成功,开创了越调现代戏的先河。
1976年,申凤梅参与组建了河南省越调艺术研究所。在这里,她系统整理了越调的表演程式和唱腔特点,编写了《越调表演艺术》教材。这本教材不仅记录了传统越调的艺术特色,还包含了她多年来的艺术创新成果。
1977年,申凤梅开始进行越调音乐的改革。她邀请专业音乐家参与创作,在保留越调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配器方法。这种改革使越调的音乐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提升了舞台演出效果。
1978年,申凤梅主导建立了越调艺术档案馆。她将自己收藏的剧本、曲谱、演出记录等珍贵资料全部捐献给档案馆。这些资料的系统保存,为后人研究越调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同年,她还组织编写了《越调史料汇编》,全面记录了越调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脉络。
五、晚年艺术生活
1979年至1989年是申凤梅艺术生涯的最后十年。这一时期,她虽然逐渐减少了舞台演出,但在艺术传承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春,申凤梅在河南省戏曲学校设立了"申派传习所"。这个机构专门培养越调青年演员,课程设置包括基本功训练、剧目教学和理论研究。首批学员共有12人,都是从全省各地选拔的优秀青年演员。申凤梅每周亲自授课三天,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学员。
1980年,申凤梅与河南省文化局合作,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越调艺术普查工作。她带领团队走访了河南省内的多个越调艺术之乡,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艺人的表演资料。这次普查共记录了200多个传统剧目,为越调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2年,申凤梅主持编撰《越调艺术集成》。这部著作系统记录了越调的发展历史、表演程式、音乐特点和代表剧目。编撰过程中,她多次召集老艺人座谈,核实历史细节,确保资料的准确性。这部著作后来成为研究越调艺术的重要参考文献。
1984年,为了推动越调艺术的现代化发展,申凤梅组织成立了"越调现代化改革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在保持越调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她提出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并指导创作了多个实验性剧目。
1985年,申凤梅最后一次登台演出《空城计》。这次演出是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的戏曲纪录片拍摄。演出结束后,她将这部戏的完整表演程式录制成教学片,作为对后辈的艺术遗产。
1986年,申凤梅开始着手整理个人艺术档案。她将六十多年来积累的剧本、曲谱、照片、信件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这些资料后来被河南省博物馆收藏,成为研究越调艺术发展的重要史料。
1987年,申凤梅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开展了"越调与京剧比较研究"项目。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两种剧种在表演程式、音乐特点等方面的异同,为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8年,申凤梅指导编写了《越调教学大纲》。这份教学大纲系统规范了越调艺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各地戏曲学校培养越调演员的重要依据。同年,她还参与创办了"申凤梅艺术奖",用于奖励在越调艺术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演员。
1989年初,申凤梅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我的艺术生涯》。这部回忆录详细记录了她的艺术成长历程,以及对越调艺术的独特见解。这部著作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为后人研究越调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年秋天,申凤梅在郑州逝世,享年76岁。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