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问父亲与谁关系最好,毛主席说出四人,如果没他们不可能成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2 18:30 4

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上观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上观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忍冬

编辑|忍冬

说起毛主席,我们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但要是问起毛主席和谁关系最好,怕是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毛主席一生交友实在广泛,有革命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也要有柳亚子、郭沫若这样的文人,还有埃德加·加诺、基辛格这样的外国友人。

所以,要问毛主席跟哪个朋友的关系最好,还真是不好猜,恐怕只有伟人自己心里才有答案。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也曾问过父亲这个问题

这样的一个问题,属实给毛主席也难住了,他冷静地思考了一会,给女儿说出了四个名字。

这四人也都是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你们知道他们跟毛主席的故事吗?

01朱毛红军

一说起红军,恐怕不少人就会想到“朱毛红军”这一词。

朱德,这位我军赫赫有名的总司令,与毛主席相识几十年,两人携手共进,自然也有着浓厚的情谊。

毛主席和朱德的第一次会面,还要追溯到1928年4月,那时朱老总率领着南昌起义保留下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队,历经重重险阻,成功在井冈山与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从两支部队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主席任党代表。

自从,中央红军成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这两个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革命力量的主心骨,这支部队里走出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等5名开国元帅和3名开国大将,成就辉煌。

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朱德都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身边,与他并肩作战,毛主席后来也亲切地称呼朱老总为“红军的总司令、革命的中流砥柱”。

说起朱德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好有些趣闻。

朱老总资历老,早在1922年出国留学前,便是滇军名将,又有着留洋的经历,比当时的毛主席声名要显赫地多。

据说在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前,听说大名鼎鼎的朱司令要来,心情兴奋的毛主席特意换下穿惯的长布衫,找人连夜赶做灰布军装,只为能够穿戴整整齐齐见朱老总。

而朱老总也不负毛主席对他的情谊,一直在背后坚定地支持着毛主席。

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成功会师后,分编成左路军、右路军一并北上。

然而,时任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却发出了和中央决定不一致的命令,要放弃北上选择南下。

当时朱老总是被安排跟随左路军行动,当张国焘势必要和中央红军“分家”另起炉灶时,明确要朱老总表态支持自己。

在1935年10月5日的卓木碉会议上,朱老总直接旗帜鲜明地表示:“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

话语虽然幽默,但字里行间都是对毛主席的一种支持。

而后毛主席也是评价自己这位老搭档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所以,要说起毛主席最亲近的人,朱德绝对要算上其中一个。

02革命挚友周恩来

如果说要在“朱毛”中间加个人,那这个人就只能是“周”了。

说起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相识,那就更早了,早在1918年,当时毛主席在湖南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一天晚上在湖南老乡李富春家中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

而后便是在遵义会议这一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王明错误路线的指导下,党和红军深陷路线危机,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和方针却得不到重用。

正是这时,周总理力排众议,坚决支持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团结同志帮助毛主席重新掌握领导权。

对于周总理的恩情,毛主席对他也是十分关心。

1935年7月,周总理跟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抵达松潘毛儿盖时,虽然是夏季,但松潘草地的高海拔和连续的长途跋涉还是让周总理身体有些吃不消,不幸身患重病。

得知这一消息的毛主席心急如焚,当即便安排周总理夫人邓颖超从休养连调到总部照顾周总理。

为了抢救周总理,在总部医疗条件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医生们只能采用中医“冰敷”疗法,配合着服用易米丁药努力进行治疗。

在周总理昏迷的六七个小时中,毛主席的心也一直揪着,时刻关注这边的状况,直到周总理苏醒,毛主席悬着的心才算是稍稍放下了。

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和周总理,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虽不是夫妻,但相互之间的默契犹如琴瑟和鸣。

到了晚年,虽已是迟暮老人,但还是互相关心着彼此。

当听闻毛主席病重的消息时,心急如焚的周总理也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急忙从住所西花厅赶往毛主席住处。

但真的当车到达时,这位老人却又久久不敢下车,内心深处不敢看到老友病重的样子。

而当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后,毛主席同样心情沉重。

他亲自指示由叶剑英、邓颖超、汪东兴和张春桥领导医疗组的工作,知道自己这位老友也是个工作狂,多次劝说他要安心养病,“节劳,不可大意”。

为此还专门将邓小平请出山主持工作,就是担心周总理的病情恶化。

同样,周总理对于毛主席的病情也极为关心。

随着毛主席病情加重,越来越讨厌摄影灯在书房里闪来闪去,周恩来得知后十分着急。

为此,他专门咨询眼科专家,还严格限制摄影记者拍摄毛主席与外宾会见照片的时间,必须在3分钟以内,多1分钟都不行。

就是这样一种令人敬佩的革命友谊,为了实现挽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一辈子。

03神交已久的知己

说起毛主席和鲁迅,其实两人仅仅只有过一次“会面”。

1949年7月2日,北京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会上,毛主席的头像和鲁迅的头像被并列为会议徽记。

虽然毛主席和鲁迅先生终其一生都没有见过面,但通过笔下的文字,两人也算是神交已久。

在毛主席的青年时代,鲁迅已经弃医从文、执笔为剑,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振聋发聩的作品,将旧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揭露的一干二净。

这些作品也犹如一道流星,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深深震撼了年轻的毛主席,他如饥似渴地读起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仔细研读,鲁迅先生的精神也在毛主席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3 年 1 月,处于赋闲状态的毛主席在瑞金山洼中,与左翼文艺家冯雪峰促膝长谈。

冯雪峰和鲁迅先生是朋友,于是便对饶有兴趣的毛主席讲起了鲁迅的斗争精神、写作风格、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当听到冯雪峰说“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时,就连正襟危坐的毛主席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不仅是毛主席对鲁迅先生仰慕已久,鲁迅对于毛主席这个革命斗士,也是多有关心。

在1931年10月,从来不爱管闲事的鲁迅还主动向冯雪峰和茅盾打听中央苏区的情况,尤其是关注毛主席的事迹。

当听闻毛主席和朱老总在反“围剿”中的英勇事迹时,鲁迅也由衷地称赞他们,满意他们给与国民党的打击。

在1940年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也是丝毫不吝溢美之词,一连用了9个“最”字来形容鲁迅,并给冠上了“文学奖、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

所以,虽然毛主席和鲁迅,一个是在政治军事斗争的前线,一个是在文化思想的战场,战线不同,也素未谋面,但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神交便是至交。

04赋诗唱和的柳亚子

一说柳亚子,估计大家都不禁想起那首著名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尤其是其中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劝这位好友要目光放长远,少些牢骚。

柳亚子除了跟主席一样都是诗人外,还是近代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始人。

因此早在1926年毛主席和柳亚子在广州的一座茶楼中初次会面,便谈论起了国共合作以及国民党新右派的分裂问题。

1945年,阔别19年的毛柳二人再度重逢,这一次是在重庆为了国共两党的和平建国,为此柳亚子作为民主人士也多方奔走支援。

1959年柳亚子和毛主席相聚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少数民族歌舞团联合演出,也正是此时,毛柳二人创作出了“火树银花不夜天”、“长夜难明赤县天”的一唱一和佳作,成为一段趣闻。

05后记

说起毛主席的这四位朋友,都是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也是对毛主席关切至深的好友。

毛主席一生交友十分广泛,哪怕是田间地头的老头,只要是有着爱国之心、对人民的质朴之心,都能和主席交上朋友,也都乐意跟毛主席做朋友,这便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参考信源:

1、毛泽东与柳亚子诗文唱和——人民网

2、为何朱德是中国十大元帅之首?——上观新闻

3.毛泽东朱德如何在井冈山组建“红四军”——中国青年网

4.毛鲁之心,何以相通——毛泽东读鲁迅著作——人民网

5.毛泽东与周恩来相互信赖的关系是怎样炼成的——人民网

来源:厉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