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国民电车"这四个字,雅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凭借着过亿的销量,加上超高的性价比,大街上每10辆电动车,就有3辆是雅迪。
如果说"国民电车"这四个字,雅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凭借着过亿的销量,加上超高的性价比,大街上每10辆电动车,就有3辆是雅迪。
但就在24年,雅迪的创始人一年巨亏了65个亿,不仅在业绩这方面直接腰斩,口碑也是急剧下降,不少人都转向了别的电车品牌。
从之前的“电车之王”到现在“避雷”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说起雅迪现在的处境,就不得不从雅迪的销量开始说起,就到现在为止,在街上随便看看,三辆电动车里面就有一个是雅迪的电动车,国内的占有量相当恐怖。
而且不光是国内市场,雅迪在全球的销量都破亿了,光是2023年就在国内卖出去1650万台,都快赶上整个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了。
雅迪能有这么高销量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便宜,雅迪的电动车价格一直在1500块左右徘徊,别的电车半价促销价都比雅迪的还高。
2016年雅迪刚上市那会儿,就放了个大招,全系产品降价30%,这操作直接把竞争对手干懵了,后来还跟拼多多搞联动,搞什么"品牌万人团",价格更是低的“豪无下限”。
这么便宜,质量能过关吗?但那会儿大家还真不在乎这个,2019年新国标出来后,大量老旧电动车要被淘汰,市面上正好缺新车,雅迪抓住这波机会,用低价策略把市场占得死死的。
从2019年到2023年,雅迪的日子过得可滋润了,营收从100多亿蹿到300多亿,净利润更是年年往上涨,一路涨到26个亿,要搁在以前,谁能想到卖电动自行车也能赚这么多钱?
不过生意这东西就是这样,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到了2024年,雅迪的好日子突然就到头了,上半年的数据一出来,大家都傻眼了,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对雅迪来说还是头一遭。
更让人意外的是,雅迪24年的利润可能只有12到14个亿,跟23年比直接腰斩,这下可把市场吓坏了,股价也跟着跌,连带着创始人董经贵的身家都缩水了65个亿。
雅迪这么火爆的企业,怎么就突然开始下滑了呢?
雅迪这一跌可不是开玩笑的,创始人董经贵的身家从23年的290个亿,一下子就掉到了225个亿,这65个亿说没就没了,搁谁身上都得肉疼。
要说雅迪这利润下滑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吃老本吃到头了。
这些年靠着低价策略,雅迪确实把市场份额给占住了,但利润率一直不高,就像开小卖部一样,东西卖得便宜,来的人是多,但挣得都是辛苦钱。
现在市场上卖电动车的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打价格战,雅迪以前靠便宜取胜的优势,现在也不灵了。
更要命的是,去年的国标政策又调整的特别频繁,搞得消费者都不知道该不该买车,万一买到手还没骑两天,就上不了路了怎么办呢,所以观望的人越来越多。
不光是客户的问题,雅迪经销商那边的情况也不太妙,以前雅迪搞"遍地开花"的策略,一条街上开好几家,刚开始看着还挺热闹,销量也上去了,但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
店太多,货卖不动,库存越积越多,经销商就有点发愁了,有的街上,甚至100米不到的距离就有4家雅迪店。
现在的店里冷冷清清的,一整天都没几个顾客,店主说,以前旺季一个月能卖400多台,现在一个月卖几十台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雅迪只能让经销商赶紧清库存,可是为了清那个库存,价格就得降,利润自然就更薄了,一年的业绩就这样给砸了。
说实在的,雅迪这个情况,跟很多快速扩张的企业都挺像,为了抢市场,不计成本地开店、降价,看着规模是上去了,但根基并不稳,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上面再漂亮也不长久。
现在雅迪面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模式的问题。光靠价格战是不行的,得有核心竞争力。不然别人一跟你打价格战,你就没招了。
再说了,现在的消费者也不傻,便宜是一方面,但质量、服务这些也得跟上不是?所以说完业绩的事,咱们得说说更严重的问题了。
雅迪这两年的质量问题,可真是让人直摇头……
今年7月份,市场监管总局搞了个专项抽查,结果雅迪就中了三枪,标识不合格、充电保护有问题,这些听着好像不算啥大事,但要知道这可都是关系到安全的东西啊。
更吓人的是火灾事故,就拿上海来说,光是4月到5月这两个月,就发生了14起电动自行车火灾。有的是充电的时候着火,有的是骑行途中自燃,这谁敢骑啊?
有个案例特别典型,一辆才买了一年的雅迪电动车,在路上骑着骑着就着火了,你想想,这要是半夜充电的时候着火,后果得多严重。
消费者的怨气也是越来越大,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雅迪的投诉都快破2600件了,啥问题都有,电池不耐用、售后服务差,最气人的是有些店还以次充好。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买了辆雅迪的车,骑了不到半年,电池续航就不行了,去店里问,人家说得加钱换新电池,这不是坑人吗?新车都还没过保修期呢。
说到底,这些问题都是为啥呢?我觉得主要是雅迪这些年太注重销量了,对质量管控有点松懈,就像炒菜一样,光顾着炒得快,火候掌握不好,味道自然就差了。
而且雅迪的产品线太多了,光是电动车就有好几十种型号,产品这么多,质量管控难度自然就大了,再加上为了压成本,有些配件的质量可能就不太过关。
导致现在网上一搜"雅迪电动车",出来的都是各种投诉和吐槽,有的人说:"便宜没好货",有的干脆把雅迪列入了"避雷清单",这对一个品牌来说,可真是致命伤。
说实话,雅迪这些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几年前,就有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但那会儿市场好,可能公司觉得问题不大。现在市场不好了,这些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所以我觉得,企业做大了不难,难的是怎么把品质保持住,雅迪要是不能在质量问题上痛下决心,就算现在的困境熬过去了,以后还会遇到更大的麻烦。
而且雅迪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市场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说到底,雅迪现在的困境跟它的发展路径有关,这些年,雅迪在研发上的投入确实不够给力,跟九号、小牛这些新势力比起来,差距挺明显的。
你看人家九号的电动车,都能自动识别主人、自动锁车了,整得跟智能手机似的,再看看小牛,人家主打年轻人市场,设计时尚,做工精良,反观雅迪呢?还在玩价格战那一套。
有意思的是,雅迪也想往高端市场转,2021年还推出了VFLY这个高端品牌,价格定在7000多,但是市场却反应平平,后来这个品牌就默默淡出了。
九号电车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雅迪这些年一直在打价格战,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个"便宜"的代名词,现在突然要卖高价车,消费者自然不买账。
就像一个天天卖盒饭的店,突然说要改卖法国大餐,你信吗?就算菜品真的不错,但人家第一反应也是怀疑的,雅迪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想转型升级,但消费者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了。
高端市场就更别提了,7000块以上的市场,雅迪才占4%多一点,连九号51%的零头都不到,这数据说明雅迪在高端市场根本没竞争力。
其实吧,雅迪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法解决,关键是得在研发上下功夫,提升产品力,但问题是,研发投入见效慢,见效了也不一定能赚钱,这就需要企业有长远眼光。
我觉得雅迪现在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要么继续走低价路线,但这条路越走越窄,要么痛下决心转型,虽然短期内会很难受,但未来可能会更好。
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雅迪的故事其实挺有代表性,虽然低价策略能快速占领市场,但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这种优势迟早会消失。
而且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企业必须跟着变,现在消费者更在乎质量和体验,单纯比价格已经不够用了。
这么看来,雅迪这次的困境,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转机。只要能认清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方向,未来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市场上需要的不只是便宜的电动车,更需要安全、可靠、有品质的电动车,如果雅迪在之后有所改变的话,大家还会继续选择雅迪的电动车吗?
信息来源
雅迪业绩首现下滑:忆往昔辉煌盛景,究当下失利缘由 新浪财经
高性价比不灵了?雅迪电动车销量超1亿台,救不了下滑的业绩…… 鲁中晨报
雅迪利润首现下滑 创始人身家一年缩水65亿元 新浪财经
雅迪电动车骑行中突然起火!新大洲购入一个月电池就发生故障 南方都市报
品牌观察:业绩大跳水,“电驴一哥”雅迪跌落神坛?河南新闻广播
来源:沧海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