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将因一战失利,被连降三级痛失少将军衔,多年后用日记道出实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10:03 4

摘要: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平型关战斗开始之前,还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为平型关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此战便是倒马关之战。

文:沧海一书客

他本是我军悍将,自长征起就跟随红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本应在建国后获得开国少将军衔。

可是因为一场战斗的失利,直接让已经官至军长的他不仅被连降三级,还因此只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

直到多年之后,他才在日记中道出了当年那场战斗背后的实情。

那么那场战斗失利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众所周知,平型关大捷是我军在抗日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平型关战斗开始之前,还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为平型关大捷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此战便是倒马关之战。

当时时任115师骑兵团政委的萧锋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并且成功吸引日军主力。

萧锋也因此战一战成名,在此后的战斗中萧锋身负重任屡建奇功,甚至在解放战争中,还发明了我军军中的一大利器。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猫耳洞”,这是一种简易的防炮洞,制作简单防炮效果极佳,为我军面对国民党飞机大炮的轰炸时,提供了有力的保护。

这种防炮洞在抗美援朝以及老山战役中也被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萧锋还发明了飞行炸药包,用于应对我军攻坚敌人重兵防守的据点,以及敌人坦克,在战斗中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最终被列入解放战争五大发明,综合以上种种突出表现,萧锋足以成为开国将军。

要知道当时115师骑兵团副营长李钟奇都是开国少将,萧锋作为政委至少也得是少将,甚至中将都有可能。

但是随着一场战役的失利,使得战功赫赫的萧锋不仅被连降三级,还痛失了开国少将军衔,那么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场战斗呢?

1949年,开国大典顺利完成,彼时我军还未能解放东南全境,所以为了给开国大典献礼,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便决定同时解放厦门岛以及金门岛。

彼时的萧锋已经是26军军长,按照战前部署,萧锋率领26军负责解放金门岛。

在作战部署完成之后,第十兵团便开始着手准备进攻,虽说是同时解放金门和厦门,但是作战安排上是先解放厦门,随即对金门进行登陆作战。

而26军作为主攻金门的部队,在解放厦门的战斗中只是担任炮火支援。

原本这是一场胜券在握的战斗,但是战斗还没开始,意外便发生了。

当时第十兵团上下都在积极备战,但是由于我军缺乏登陆作战的经验,而且老蒋在撤离大陆前,将沿海的船只大部分破坏。

再加上我军进驻沿海地区时,并没有做好群众宣传安抚工作,所以征调民船的工作进展的也不顺利,这就导致登陆作战无法集齐足够的船只。

但是面对这一现实情况,第十兵团指战员并没有过于在意,因为根据情报显示,厦门以及金门的驻军不过一万两千人,并且还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

所以第十兵团指示作战部队计划照常进行,而根据作战计划,第一步则是解放厦门以及周边卫星岛。

这场战斗,我军虽然登岛作战经验不足,但是事实也正如情报中所说的那样,国民党守军抵抗意志消沉,最终我军取得战斗胜利并且俘虏了一众国军军官。

由于当时我军对于金门岛驻军的情报不多,所以便想着从这些战俘口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来制定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

然而,其中几名战俘提供的情报,却成为了萧锋被降职并同时少将军衔的导火索。

原来,其中一名团级指挥官表示,此时金门驻军人数并不是一万两千人,而是将近一个军。

当时胡琏麾下的两个师已经抵达金门,再加上此前驻守在金门的部队,使得金门国民党守军数量超出了我军估计,于是萧锋便向兵团提议暂缓进攻金门的计划。

除此之外,萧锋还向兵团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必须拥有同时运送六个团的船只,第二有足够的民工,如果不够需要积极调配,第三,如果金门驻军人数超出一万两千人,则坚决不能强攻金门。

可是面对萧锋提供的金门增兵情报,以及三个建议,第十兵团的首长并没有提起重视。

因为当时胡琏的军队还驻扎在潮汕,突然来到金门驻防有些不现实,而且兵团并没有得到任何情报,所以认定国民党俘虏是在谎报军情。

于是便坚定的认为,解放金门刻不容缓,对于兵团的这一决定,萧锋很是无奈,于是将情况越级报告给了粟裕以及中央。

毛主席和粟裕得知后,也十分担忧,于是建议第十兵团首长从长计议,但是第十兵团首长依旧没能采纳,而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实施登岛作战。

而根据原计划,我军只出动三个团作为第一梯队登岛作战,等到建立滩头阵地后,第二梯队再出发,原本这个计划在金门没有增兵的情况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最终结果却出人意料。

主攻部队三个团登陆之后虽然顺利建立滩头阵地,但是国民党俘虏口中的情报属实,国军驻军却是接近一个军,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优势,我军三个团的战士打的极为艰苦。

后续部队也因为敌人的火力封锁迟迟未能抵达,导致三个团被国民党全部歼灭,最终萧锋作为此战总指挥,因为作战失利被连降三级,还因此失去了被授予开国少将的资格,最终只被授予开国大校。

此战也成为了萧锋心中永远的遗憾,直到离休之后,萧锋才以日记的形式将这些过往全部还原。

只不过幸运的是,虽然在1955年大授衔中,萧锋并没有被授予少将军衔,但是六年之后中央还是为其升任少将。

因为在金门失利之后,萧锋被调往坦克学校任职,此后便一直深耕于装甲兵的发展与建设。

后来因为在装甲兵领域的突出表现,在1961年毛主席检阅装甲兵部队之后,晋升少将军衔。

参考资料

萧锋后人揭秘《金门战役纪事本末》_手机新浪网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