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太原南站候车大厅发生一场“手包失踪记”——两名女旅客进站时明明带着手包,临近检票却发现踪影全无,急得团团转。
出行在外,随身物品的安全总让人牵挂。
近日,太原南站候车大厅发生一场“手包失踪记”——两名女旅客进站时明明带着手包,临近检票却发现踪影全无,急得团团转。
幸好太原南车站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动,不仅30分钟找回失物,更用专业判断揭开了“包到底丢在哪”的谜团。
事情源于两位旅客的紧急求助。
当天值班民警接到报警后,看到两人神色焦急:“民警同志,我们的手包不见了,马上要检票了,能不能帮忙找找?”据她们回忆,进站时手包还在身上,随后径直前往A13、A14号候车区等候,直到临检前拿证件时才发现包没了。
两人慌忙返回座位及周边反复寻找,却一无所获,仿佛手包“凭空蒸发”。
面对求助,民警没有局限于“候车区丢失”的常规推测。
凭借多年执勤经验,他们快速分析:旅客进站过安检、穿行人流时,常因赶时间或分心遗漏物品。“她们虽确定进站时拿着包,但安检环节遗落的可能性最大。”民警作出判断。
为验证推测,民警立即带旅客返回她们进站的东进站口,重点排查安检区域。抵达后,民警迅速联系安检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对方立刻回应:“刚才确实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白色手包!”
两位旅客急忙上前辨认,一眼认出正是自己的包——原来,过安检后因着急赶往候车区,她们竟忘了取走放在安检台上的包。
“太感谢了!你们专业又高效!”领回失而复得的手包,两人紧握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手包失而复得的小事,看似平常,却藏着基层民警的专业与温度。
面对旅客“候车区丢包” 的固有认知,民警没有被表象局限,而是凭借多年执勤经验,精准锁定进站安检这一易被忽视的环节,快速帮旅客找回财物 —— 这份 “不循常规” 的判断,正是民警对群众需求的用心回应。
出行途中,“一时疏忽” 往往是财物遗失的导火索。
民警在帮旅客解困后,不忘再次提醒“核对随身物品”,既是对单次事件的收尾,更是对所有出行者的安全警示。
从车站安检台到候车大厅,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时刻“多想一步、多查一点” 的基层民警,我们的旅途才多了一份安心。
希望每一位旅客都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把“留意随身物品” 刻进出行习惯;也期待更多这样的 “暖心警事” 被看见,让法治守护的温度,传递到每一段出行路上。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