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为建筑设计师、肢体残疾人(轮椅使用者)。本文依据有关部门推出并在当时执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针对该项目的无障碍设施部分进行测评,不能说明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整体设计水准;体验部分仅从下肢残疾人的视角出发,不能代表全体残障人士及其他无障碍需求者的观点。
声明:
笔者为建筑设计师、肢体残疾人(轮椅使用者)。本文依据有关部门推出并在当时执行的无障碍设计规范,针对该项目的无障碍设施部分进行测评,不能说明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整体设计水准;体验部分仅从下肢残疾人的视角出发,不能代表全体残障人士及其他无障碍需求者的观点。
正文: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 2 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藏品库房和常设展厅占地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7500平方米。
2024 年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于2018年通过市规划国土委审批。通常在审批通过前会经历一定时间的设计工作,由此推测设计工作可能在2018年之前就已经启动,故本文以《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作为测评的主要依据
本文将分为两个部分:室外与室内。
室外部分评测的主要内容为地面停车场。
实际上,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有地下停车场的,但不对公众开放。室内参观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电梯去地下二层查看,结果被工作人员制止了,所以只能针对地面停车场谈一些感受。
一、出入口
地面停车场位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北侧,有两个出入口:北侧通向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东侧通向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北侧出入口
坡道还是比较陡峭的,虽然没有测量具体坡度,但根据笔者乘轮椅通过时的感受,断定大于1:20无疑,且地面高差也大于300mm,根据规范第3.4.3条的要求,这里应该设置双侧扶手。
出入口外科萃路人行道上的盲道横亘于前,但并没有跟坡道之间有所交接(此问题同样出现在东侧出入口)。
2、东侧出入口
出入口有条长长的通道,可划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有120mm的高差。
在出入口外,人行道与市政道路之间的交界处高差做了处理,轮椅使用者或退婴儿车的家长可以方便进入。但行至通道尽端向停车场车位的转弯处,笔者并没有发现预期中的缘石坡道。从停车场出来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残障游客不得不走在车行道上,人身安全的确存在一定隐患。
二、内部道路
道路宽度仅适合车辆对向行驶,未考虑步行者的需求。体现在减速带的设置上就是让减速带几乎贯穿了道路的整个横断面,轮椅或婴儿车在停车场内通行过程中总不免会受到颠簸。
三、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笔者在地面停车场内发现了三处停车位,均分布在靠近西侧的位置。
停车位本身大体上还说得过去:地面标志、竖向标志、轮椅通道样样具备。规范没有规定停车位本身的尺寸,对照国标图集的要求,车位长度上还是有所欠缺的(车位长度不应小于6.0米,否则残障人士从后备箱上装卸轮椅或家长取用后备箱里的婴儿车时,身位总是处于车行道上,危险)。
令人更不爽的是车位距离北侧和东侧的人行出入口都比较远,这违背了规范第3.14.1条规定的原则。
来源:醉美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