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美国和印度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从路透社报道获悉,印度政府耗资230亿,轰轰烈烈搞了四年的“取代中国制造计划”,竟然在自家官员的爆料中彻底失败。
就在前几天一则爆炸性的消息,让美国和印度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从路透社报道获悉,印度政府耗资230亿,轰轰烈烈搞了四年的“取代中国制造计划”,竟然在自家官员的爆料中彻底失败。
这就巧了,莫迪前段时间罕见的对中国示好,并且有意让中国加大对他们的投资,而且特朗普在周末派出自己的心腹访华,也是带着示好的态度。
那么,能不能说明正是印度取代中国制造的失败,才让莫迪有了对中国示好的态度?这其中又和美国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印度扶持制造业计划为何失败?
3月21日,路透社援引了4名印度官员的爆料称,印度政府搞了四年时间,规模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最终并没有实现,因而该计划不会再延期。
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缘政治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印度在很大方面都要和中国看齐,不论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定位,还是对标中国制造的“印度制造”。
然而,这么多年,从表面上看印度能够和中国媲美的方面,人口数量绝对是最主要的。
既然提到“印度制造”,就不得不提一提“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即“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
内容是鼓励14个领域的制造企业在印度国内扩大生产规模,然后印度政府根据生产、发展情况提供现金奖励。
说白了,就是政府掏钱鼓励企业来发展印度的制造业,当时他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提升至25%。
不过,尴尬的一幕出现了,2020年印度刚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15.4%,到了2024年这个占比竟然变成了14.3%。
也就是说,占比非但没能达到他们制订的目标,反倒是较4年前有所下滑,也难怪那4名印度官员会说制造业扶持计划最终失败。
其实,印度制造业扶持计划的失败,和它诞生的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到底莫迪政府的这项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中国的制造业的依赖,尤其是他们重点发展的智能手机和医药行业。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为印度本地的供应链根本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就拿智能手机领域的电子元件来说,2023-2024财年印度仅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超过了120亿美元。
印度制药企业70%的原料药也是依赖于中国,更别提建设基础设施必备的机械工程设备,三一重工、柳工等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非常显著。
此外,还得益于莫迪政府的“画饼”操作,首先是政府的鼓励性补贴只发了当初承诺8%,印度掏的这230亿也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和制药行业,其他12个领域的产业产能反倒是萎缩了。
当然,还有印度的官僚主义,“印度赚钱,印度花的”的营商环境,以及种姓制度等等,都是导致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计划失败的原因。
美、印为何对中国突然示好?
近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一名美国科技主播专访时,罕见的对中国有了示好的表态,并且也有中国加大对印度投资的希望。
那么,能否说明正是因为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计划的失败,才让莫迪有了对中国的罕见示好。
其实,探索这个答案完全可以从这个计划被提出的时间入手,当时正是新冠疫情下,美国呼吁制造业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时候,同一时期也是印度宣布退出RCEP,以及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的时期。
也就是说,在那段时间的选择里,印度已经是选择了和美国站在一边,而这也就排除了印度通过正常方式得到中国产业链、产业转移的可能。
在他们看来,在美国打击中国制造业的时候跟着美国的步伐,就能够通过一定的捷径让“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
而在这个过程中,印度也是频繁的挑衅中国,以此向美国送去投名状,譬如像大家熟知的就有中印边境部署几十万部队、停止中国一切的APP、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合作等。
那么,莫迪为什么这时候突然对中国示好呢?原因就是美国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封锁、制裁中落得下风。
而且,在这几年的时间,不止是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计划失败了,印度近几年非常迅猛的经济增速也出现了下滑,更有大量的全球资本从印度逃亡。
所以,印度这才选择在中印边境上与中国取得共识,莫迪这才选择想要与中国友好合作。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想要换种方式获得中国的投资,或者是产业转移,以此谋求印度制造业的发展。
其实,不仅是莫迪想要在中国身上换种方式,就连美国也是这种打算。
3月22日,特朗普派出自己的心腹史蒂夫·戴恩斯访华,主要目的就是说服中国减除一部分对美国农业的反制。与此同时,美国也同意了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进行磋商。
而美国做出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进行了反制关税,更是通过了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
此外,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竟然有了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发言,他说中国的崛起是种偶然,接下来不会让中国再“作弊”下去了。
该说不说,美国这是将妥协和气急败坏的矛盾结合到了极致啊,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坚韧、中国的反制、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和印度感到“害怕”了,这才让他们选择了对中国换种方式。
来源:巫师经济